災難級失言 賴選情吃力

聯合報 游梓翔/作者為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專任教授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電視辯論會中指出「中華民國當作是兩岸的護國神山,這到底是...

總統大選唯一的電視辯論受到高度矚目。研究顯示,辯論影響最大的不是支持度,而是支持者對候選人的信心,表現出色有助強化支持,失誤則可能產生信心危機、不利選情。

觀察整場辯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要說明顯錯誤,大概只有賴「中華民國是災難」的發言。整場辯論的總結就是,柯打了半場好球、侯漸入佳境,賴仍是一貫的自覺良好。

在申論階段,賴的主軸是「選對的人、走對的路」,除了闡述政見,他批侯要走回「上個時代」,批柯是複製貼上綠營政見。侯則羅列民進黨十大執政問題,並提到新北防疫期間受到綠營不公待遇,並質疑賴的台獨立場。柯的申論稿則是他政見會的精華版,只是對民進黨執政的批判更為直接強烈。

其次是媒體提問。原本中立的媒體提問,是為讓辯論聚焦、議題涵蓋面更廣,可惜部分問題立場鮮明。例如問侯統一問題,提問人竟加上一句「不要再講憲法」,給人提問人兼「助辯」之感。五題有四題與兩岸外交國家認同有關,一題涉及候選人房產土地爭議,未問經濟能源等主題,涵蓋面不足。

在這一階段,三位候選人多是以基本立場作「選擇性答覆」。但因侯柯都是以執政黨為攻擊焦點,讓賴腹背受敵常處被動,對問題的閃躲也比侯柯更明顯,例如竟未主動提到自家違建爭議。尤其,賴清德那句「中華民國是災難」確如後面柯文哲所說,是個「災難等級」的失言。

第三階段交叉詰問。三人幾乎所有問題都在凸顯對手的不可信任。但階段因為賴也能扮演質詢者而非被動回答,明顯比上階段展現更多火力,對氣勢有提升效果。本階段還出現一個情節:當柯談到農地問題,說到那與他的父親對他回新竹行醫的期望有關,突然哽咽,似乎有些熄火,也為之前為自家違建流淚飽受批評的賴清德提供了反擊機會。

至於結辯,柯受前一階段情緒影響,結論氣勢明顯不足,且他談到要贏,卻未說明民調落居第三要如何贏;侯的結辯則是他全場表現最佳的時刻,除了順著柯的哽咽談到如果能下架民進黨、追求更好未來,就不再需要流淚,他還說未來籌組聯合政府柯會扮演重要角色,侯的結辯還有個鏗鏘有力的結語;賴提到要「深切反省檢討」,但這與整場辯論他的「自我感覺良好」不太協調。另一段說「我不是賴神」也有突兀感,因為他的台獨和其他爭議,選戰中「賴神」已經很久沒聽見了。

除了關心候選人表現,選民也不能忽略辯論中送出的兩個「關鍵訊息」:第一,賴雖是執政黨又在多數民調領先,但顯然因為執政和台獨的包袱沈重,讓他顯得相當吃力,多次用「假訊息」三個字想閃躲對手攻擊。再加上發生災難性失言,只怕未來選情會更吃力。

第二,從辯論中可以看出,這場選戰最終是兩個故事版本的選擇:要嘛認為過去八年民進黨做得很好,選賴會更好;要嘛認為民進黨專制無能貪汙腐敗加兩岸兵凶戰危,選賴會更差。兩個版本各說各話,哪個能凝聚最多選票,將決定選戰勝負。

民進黨 台獨 賴清德 2024選舉 選民論戰 電視辯論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