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礦工的吶喊:許我一座文史館

聯合報 劉寶麟/文史工作者(新北市)
季青漫畫

總統大選投票日接近,議題攻防衍生對「礦工」種種評論。然而這些被激起的對立火花背後,有一群年逾七、八十歲的老礦工,默默在他們以前曾經安身立命、養家餬口的煤礦坑口,用自己老人年金集資向當初的東家「瑞三鑛業」承租房舍,胼手胝足成立了「猴硐礦工文史館」,把各種當年有形的資產及無形的記憶,一點一滴地匯集整理展示起來,並守護著台灣開採面積最大、延伸距離最長的「瑞三本坑」礦口,迄今已逾四年多,每個月都會舉辦不收費的走讀導覽,由老礦工們背著麥克風、拿著老照片,說著自己的故事,回味那段礦工歲月,引領民眾進入「礦工生活記憶漫遊」的時空旅程,儼然是活生生的文史印象重現於面前,追憶起台灣礦業興盛的榮景;也讓猴硐從現在強調觀光的「貓村」,可以找尋本來的樣貌。

老礦工指正整煤廠官方解說板謬誤。圖/劉寶麟攝

我曾經多次與友人跟著這些礦工老前輩們,從猴硐火車站集合出發,從公有的願景館、整煤廠、運煤橋到仍屬私產的礦業大樓、王醫師診所、礦工宿舍等等,並走著以前的運煤道或是山徑,探訪過往礦業的遺跡,想像原來猴硐礦業興盛的樣貌,還有曾經的電影或劇集拍攝場景。新北市政府對於猴硐的觀光建設近年大筆挹注,卻無法彰顯主軸;好比修復了瑞三整煤廠,卻沒有安排專責的導覽,許多介紹礦工生活的常設布展內容出現謬誤,亦讓這些老礦工們心有遺憾。

老礦工們在「猴硐礦工文史館」解說自己的故事。圖/劉寶麟攝

此地整個「瑞芳瑞三鑛業」早就被列為歷史建築,但僅有整煤廠、運煤橋等被納入,「猴硐礦工文史館」承租所在的「瑞三本坑」事務所及其礦坑,並未獲得審議通過保存,非常可惜。更遑論老礦工們珍藏的器具物品,還有那屬於無形記憶的開採煤礦實務工藝與技巧。環顧整個瑞芳猴硐被列為市定古蹟或歷史建築的地方不少,若能將此塊補足納入,一定會有更完整的論述、追憶與保存。

老礦工們向民眾解說煤礦遺跡。圖/劉寶麟攝

曾經詢問過「猴硐礦工文史館」主事者周朝南先生及諸位前輩們,現在均逾古稀之年,為何還有熱忱投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大家異口同聲說「礦工遺留的不是貧窮,而是告別貧窮」、「礦工付出的勞力是國家經濟的動力」、「每個人都經歷過礦坑災變,因為我活了下來,要為那些曾經在礦坑共事的罹難者留下歷史印記」…,著實令人感動欽佩!

「猴硐礦工文史館」由退休老礦工擔任志工,引領民眾參訪廢棄礦工宿舍。圖/劉寶麟攝

現在「猴硐礦工文史館」承租房舍的所有權人「瑞三李家」另有運用考量,言明半年後屆期不再續租。老礦工們認為自己年歲已高,單憑個人已無法守護這礦業的最後一塊記憶,希望能獲得政府的重視,將這些年他們辛勤的成果,從民間的自食其力轉化成公部門投入維護,於是提出「許我一座公立的礦工文史館」訴求。

目前社會聚焦討論「礦工」的房舍議題,反而忽略真正應該重視的礦工文史,其實許多藍綠政治人物都曾到訪過這個礦工文史館,不論是文化部史哲部長、內政部林右昌部長、新北市侯友宜市長及諸位大官要員們,均表支持與認同,只是現在已到了關鍵時刻。衷心期盼老礦工的心願能獲政府的允諾,為台灣歷史留下見證。

「礦工」留下來的不是貧窮,而是心血付出的歷史!「許我一座公立的礦工文史館」加油!

猴硐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