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亡靈書的品格教育

聯合報 藺明忠/古埃及莎草紙畫收藏家、十三行博物館解說導覽志工(新北市)
安海亡靈書莎草紙畫。圖/藺明忠藏品暨攝影

近日由於「課綱」、「刪減文言文」、「禮義廉恥」等話題風波所衍生的「品格教育」議題,廣泛引起社會大眾的討論,或許這也正是現代民主社會可貴之處。若我們將鏡頭拉回數千年前的先民,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些立身處世之道呢?茲以古埃及為例,藉由一幅臨摹大英博物館知名館藏的安海亡靈書「莎草紙畫」,淺談古人的品格教育智慧。

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曾云:「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此乃因為古埃及人生存的環境得天獨厚,讓埃及人幾乎不用耗費過多的精力去擔心糧食等民生問題。緣此,古埃及人常有「此生苦短」的感觸,更進而發展出獨特的來世哲學。「追求永生」的來世觀,就是古埃及文化的精華之一,舉凡所有的藝術、建築等物質文明,幾乎都圍繞著它。

亡靈書,集結了幾千年來古埃及人來世觀的咒語經文,主要目的在於協助往生者順利追求來世永生。謄寫的載體以「莎草紙」為主,其收錄的內容包羅萬象,例如讓亡靈面對冥界守衛關閘時得以順利通關的密碼…等。至於「莎草紙畫」,乃是將古埃及神廟陵墓的壁畫浮雕與亡靈書,臨摹仿製的現代藝術呈現,也是很傑出的文化創意成果。

「莎草紙畫」中的安海,生存年代距今已逾三千多年,畫中所展示的是安海往生後被引導進行心臟秤量儀式的場景。在儀式中,天秤的一端是羽毛形象的正義公理女神,另一邊則是往生者的心臟,秤量後若因心臟過重而導致天秤傾斜,旋即會被旁邊的神獸吞噬,反之,則會被眾神帶領迎向美好來世。

往生者在審判時,也要做出自我辯白的反面懺悔,來保證此生潔淨無瑕。例如:我未曾做任何邪惡的事情、我未曾偷聽別人的秘密、我未曾對有道理的話語充耳不聞…等等。

綜上所述,這份道德性極高的自我聲明,數千年來已成為約束古埃及人的行為準則,或許也是在法令規範之外讓古埃及社會更為祥和的一股無形力量,之後更影響了後世的諸多宗教。

誠然,古埃及文獻上雖然亦有其他智慧文學,但大多為帝王學養成教育,對於平民百姓行為影響最深的,還是上述亡靈書中的反面懺悔概念,因為它在追求來世的目標下,引領每一個人循規蹈矩,更是最潛移默化的「另類品格教育」。

緣此,緬懷古人,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優化」時代落差。在現代複雜人際關係的工商社會框架下,找出更能深植人心的品格教育目標與方式,也許是我們這一代人所最應思考的課題之一。

埃及 希臘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