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祠英魂 豈容扭曲

聯合報 張璉/東華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新北市)
適逢九三軍人節,但駐紮台東的國軍弟兄,沒有時間慶祝,第一時間完成預置兵力,並協助...

昨天九月三日是軍人節,許多人或許不記得這個節日,更別說知道與二戰日本投降有關。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盟軍與日軍代表在美軍密蘇里號戰艦上正式簽署降書,次日國民政府在重慶盛大慶祝八年抗戰勝利,翌年並訂九月三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民國四十四年改為「軍人節」。故此,軍人節不止是軍人專屬的節日,也是紀念七十年多前因保家衛國而犧牲的三百萬名烈士。

九月三日也是中樞秋祭之日,依照慣例,中華民國總統與五院院長等中央要員都要親臨忠烈祠,向先烈及對國有功者致最高的敬意,過去六十餘年皆奉之不渝。現今執政黨雖行禮如儀,卻刻意扭曲台灣人民的歷史觀、切斷與大陸的文化臍帶,忽略軍人節與忠烈祠等意涵。七十多年前日本無條件投降並歸還殖民地台灣、澎湖,還有朝鮮,都是國際上不爭的史實,何以島內有人認為還是「日本國」,是怎樣的誤導造成如此嚴重的錯亂?

忠烈祠與軍人是分不開的,一旦國家有難,「戰爭」與「犧牲」有如軍人的關鍵詞。沒有人希望戰爭,今日的承平安定,無不是踩著先烈鮮血走過來的。若無黃花崗烈士們前仆後繼的犧牲,怎有中華民國的建立?若不是三百萬戰士為國捐軀,中華民國如何在烽火八年中仍屹立禦敵?當歌舞昇平、逛百貨吃大餐時,可曾想到那些為國犧牲的戰士,也曾是有活力有理想的年輕人?又可曾感受頓失親人而暗夜哭泣、孤苦無依的遺族?

曾在忠烈祠服務的王惠民處長,基於對烈士的尊崇,憑著愛心與毅力,十餘年來找到不少無名或遺失的烈士而將之入祀,也為不少遺族(包括留在大陸的)找到失聯親人或丈夫的牌位,可歌可泣的故事在現實中不斷發生。他常說:「把烈士找回來,遺族找回來,歷史找回來」,句句敲打人心。

近日看到楊佈新導演應國防部之邀拍攝的九三軍人節形象影片,僅四分多鐘卻十分用心,主述者王惠民以低沉而堅毅的聲音詮釋,其中精闢而肺腑之語如:「當烈士不能再言的時候,是要由你我用行動來代言」、「望前有無畏、英烈、忠貞之國魂,盼今有敦品、勵學、強身之勇士」,最末一段是「讓烈士得安息、遺族得安慰、國家得安全、社會得安康、人心家庭得安定」。曾有一面之緣的王惠民處長已於去年退伍,十餘年來敬業忠心,守護的不止是忠烈祠裡四十萬英靈,乃是中華民國苦難的歷史,影片最末段也道出愛好和平之人的心聲。

忠烈祠紀念烈士的捨生、褒揚忠義的精神,是最具政治符碼的場所,凡為國家盡忠之烈士得以入祀,反之不與,古今中外皆無例外。

多年前我曾應內政部之邀參與忠烈祠改革的座談會,我做足功課,或多少發揮一點作用,忠烈祠至今未被去化、弱化,在軍人節前後格外有感。若去化忠烈祠,就是閹割自己的過去,對入祀的英靈不敬,即是踐踏曾走過的歷史。盼執政掌權者勿短視近利,青史不會盡成灰。

軍人節 忠烈祠 抗日戰爭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