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失智 你準備好了嗎

聯合報 徐文俊/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迎接失智浪潮,專家呼籲現在檢視失智症政策的關鍵期。記者林伯東/攝影

失智,你預備好了嗎?失智症時,財物安全、預立醫療計畫、財產信託和靈性照顧是重要議題,也是要在早期階段開始進行。「早期」指的是有明顯症狀但未失智的階段(輕度認知障礙),或需依賴他人看顧之程度還非常輕微時,當然更可以在完全無症狀時就來進行:

財物安全:失智者可能會遇到金錢與財產管理的問題。這可能包括設立合適的監管機制,以防止詐騙或不當使用資金;鼓勵民眾盡早採取防患措施。

預立醫療計畫:失智症進展可能影響患者做出醫療決策的能力。預立醫療計畫允許患者在還能清楚表達意願時,就未來可能的醫療狀況做出決策。這有助於確保患者的個人意願和價值觀在醫療決策中得到尊重。

財產與信託:通過建立財產信託,將來失智時財產在受信人的監管下得到合適的管理和保護,趁認知功能尚且良好時,根據個案的需要和意願,合理分配資源。

靈性關懷:失智症的靈性關懷是相對被忽略,但極為重要的領域。靈性關懷不僅是在安寧照顧時提供的支持,更應該在失智症的早期階段就開始著手。在此階段,患者的認知功能仍然相對良好,更能積極參與自己的靈性需求的探索和滿足,整理生命。

盡早提供個別化的靈性照顧,這可能涉及了解個案的信仰、價值觀、生活意義、生命歷史等,可以幫助他們找到與這些深層需求相連的資源和社區。在這一時期進行靈性關懷,不僅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也能讓個案在面對疾病時保持內在的平衡和力量。早期介入和連接靈性支援,可以使患者個案在整個失智症旅程中都感受到被理解、支持和尊重,提高面對此疾病的韌性,並且這正好與新藥治療的方向相符,強調早期診斷和干預的重要性。

文獻與筆者的臨床觀察都顯示,失智者有時比家人朋友更早感知到自身的變化狀況,反倒是家屬因對失智症的認識不足,甚至會否定或忽略失智者對罹病症狀的陳述。因此,所有家人都應當對失智症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及早認知退步者進行診斷,早期介入、早期治療。若能在輕度認知障礙階段就介入,就能發揮「預防勝於治療」功能。今年新上市治療阿茲海默病的單珠抗體,就是治療此階段的患者,使得早期診斷更有意義。

失智症不僅是醫療照護問題,而是涉及人的全面,包括身體、心理、社會和靈性方面。失智症照顧是多層次和跨學科的領域,涉及醫療、法律、社會福利和靈性等各方面。

失智症 患者 財產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