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後世 國士無雙:悼黃光國教授

聯合報 陳復/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花縣壽豐)

黃光國教授七月三十日過世,享壽七十八歲。他這一生活得波瀾壯闊,不只在社會科學理論層面有極高的成就,發表百餘篇中英論文,著作卅餘種,被史丹佛大學依論文影響數據列名「全球頂尖二%科學家」名單,全台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被列名者僅有黃光國教授一人。他後半生強烈批判五四運動精神遺產帶給台灣社會嚴重的問題,而能繼承五四的批判精神,既認真鑽研學術卻高度關注於時事,秉持知識分子的風骨堅持論政而不從政者,黃光國教授同樣是台灣社會幾乎可謂碩果僅存的一位學者。

有人很不解黃光國教授如何會從支持自由主義轉向批判自由主義,主因在他深感自由主義這一概念已被異化,甚至成為攀附名利的終南捷徑,更深感這卅年來全面去中國化帶給台灣社會的負面影響,因此反過來堅壁清野,採取「千山我獨行」的態度與作法,讓大家反思自由主義的濫用,已反過來變成人獲得真自由的緊箍咒。如果自由主義繼續全面反傳統,而不是「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意即深入理解傳統再從中創新,最終會導致知識虛無主義,並使整個社會的倫理價值系統崩解,對照當前台灣社會的景象,難道不會讓人覺得不幸言中?

由於他心繫兩岸和平,有人輕易給他冠上「統派」的標籤,這固然是當前台灣社會習慣動輒給人按上「階級敵人」的常見作法,藉此表露輕蔑,但即使是黃光國教授具有獨派傾向的學生,已經在大學教書的學者,都不可能會接受這種說法。黃教授認同文化中國的理念,這使得他長期主張「一中兩憲」,意即在文化中國的理念裡,兩岸的憲政秩序都獲得尊重,彼此「有共識的開放對話中」共謀未來,他從來沒有「統一」或「獨立」這種二元對立的概念,這種命題本身在他看來都是來自西洋哲學異化的概念,他始終辯證性的看待兩岸關係。

對黃光國教授而言,他不能接受任何人不經辯論就靠著修辭學來給人戴帽子,如果真不同意黃光國教授的觀念,就應該在學術領域展開仔細的論證。我作為他長年相交甚深的學生,就跟他展開華人本土社會科學長達五年的路線大辯論,對他的觀點提出不同意見,每寫一篇論文,他就回應一篇論文。然而,正因他始終不採取對立角度來思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既深受他的影響,他更接受我的觀點,我們聯合發表〈總結五四,再創未來: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宣言〉,共同主張應該將「自性」這一核心議題放到社會科學本土化的探討過程中。

我曾經提出「黃光國難題」這一學術命題,該命題不只指向如何通過中西會通來完成華人本土社會科學,更象徵著當前如此純粹的學術辯論本身就極其困難,黃教授這種「不惜以今日之我難昨日之我」的梁啟超風格,問世上有幾人能做得到?這是極其大器磅礡的精神能量。看著海峽兩岸各種學術團體如雪片般捎來對他的敬悼,我深感黃光國教授誠然是整個華人社會舉世無雙的國士,他替我們留下極其豐富的學術資產,繼續光照著後世。

五四運動 遺產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