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飯之亂與新媒體識讀

聯合報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北科大白飯之亂,引發各界討論。圖為白飯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北科大白飯之亂,結局似乎兩敗俱傷。燒了將近一周,熱炒店停業,學系的臉書關閉,網民仍在網路中表態或指責。

「白飯之亂」的緣起,來自於新媒體生態,快速的負向評論,大家都想強化自身的影響力,再加上大眾傳播的催化,使得問題就一發不可收拾。

首先,現代數位化公民,太依賴智慧型手機連網的資訊社會,如何找好吃的餐廳?手機上搜尋地圖再依據網路提供商家的照片、街景服務、菜單,尤其是評論,成為當前眾多人的基本搜尋吃飯SOP與評判。因為這樣,許多商家會以客人能寫正評而給予小惠,我們也在樂於利用這樣的數位機制,換上一盤免費的贈食而出賣了「價值判斷」,甚至個資,也都被朋友看到,或是「打卡換小菜」,社群媒體上就會顯示出你我曾在哪消費。

眾人習於利用「新媒體」的傳播效力,但是多少是真的留言評論?匿名或非全名的留言,有負責任嗎?這種種變因,卻成為大多數位資訊行為使用者唯一依據的方式。

其次,當事件透過訊息擴散模式後的事實演變,許多給評或給意見的網友,早已非單純該天營隊的北科大學生,或是熱炒店的相關人。太多義憤填膺、打抱不平、看熱鬧、來亂的…各種網民參與其中,這也是新媒體生態容易造成的結果,資訊搞得一塌糊塗,真真假假,如果當事人不能冷靜,隨網民意見起舞,最後變成不知如何處理,到頭來店家及消費者都覺得委屈,甚至使店家受不了「網路霸凌」而決定停業。

新媒體的資訊生產、擴散方式,再形成目前網路輿論「網友說」的混戰。真正核心的發展,極容易被酸民給加大困境。也因此,在享受各種新媒體的便利時,還是要有基本的資訊素養,「盡信資料,還不如無資料」,這是我們在近用資訊科技時的自我保護。

新媒體 北科大 社群媒體 網路霸凌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