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三個和尚沒水喝:不在乎的打詐國家隊

聯合報 社論
行政院長陳建仁(前排中)日前出席全民反詐記者會,成立「打詐國家隊」,防範詐騙集團...

台灣詐騙集團橫行,政府雖成立跨部會「打詐國家隊」,但花拳繡腿無濟於事。在一場打詐研討會上,多名檢察官直接點名金管會、NCC和數位部,是打詐國家隊淪為國家級詐騙的「三大戰犯」。民眾黨立委陳琬惠近日更踢爆,行政院新近投入十三億元執行《打詐行動綱領1.5版》,僅不到一成經費用於增補人力,花在「場地整修」和「防詐宣導」的費用則高達八成,其實是在胡亂撒錢。

所謂「國家隊」,正是蔡政府近年最流行的虛榮施政誇大法,以為貼上「國家隊」標章,就是品質與效率的表徵。然而,疫情期間成立的「口罩國家隊」,許多廠商未等到疫後即出現鉅大虧損,甚至面臨倒閉,政府也絕口不再提這支國家隊。「打詐國家隊」則又不同,它是由法務部、內政部、金管會、NCC、數位部等部會相關人員組成;因為所涉部會眾多,事權分散,彼此推諉,始終無法有效打擊或壓制詐騙集團的氣焰。

前閣揆蘇貞昌去年七月成立「打詐國家隊」,同時提出了《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宣稱是經過一年又七個月的策劃而成。諷刺的是,打擊詐騙需要的是及時有效的行動,而行政院漫長的十九個月策劃不僅龜速,也形同給了詐騙集團壯大的空間和時間。當時蘇內閣挹注十四億元經費,擴增人力及設備打詐,宣稱迅即查扣了上億贓款。問題是,去年台灣民眾遭詐騙被害金額高達六十億元,政府查扣金額和民眾受害金額完全不成比例。如此,打詐國家隊的顏面何在?

可笑的是,新閣揆陳建仁今年五月「蘇規陳隨」宣布《打詐綱領》進化為「1.5版」,並煞有介事地掛牌成立「打詐辦公室」。表面上動作似乎很多,但除了再增十三億元經費及若干人員外,內容幾乎換湯不換藥,指揮效能也未提升,才因此激起基層檢察官的集體憤怒。

基層檢察官火大的是,這麼多部會參與打詐,但許多該做的事卻沒有人肯做。詐騙集團之所以能為所欲為,主要癥結有三:首先,是國內銀行的「假帳戶」太多,金管會卻放任不管。其次,境外電信門號橫行,詐騙集團輕易藉由遠端控制逃避監控,主管數位通訊的NCC卻兩手一攤聲稱無法可管。第三,詐騙集團多利用第三方支付或虛擬貨幣詐財,但目前政府對第三方支付並無資本額或開業設限,應負責數位監管的數位部長唐鳳卻稱該部「只負責發展,不負責監管」,無意作為。正因如此,金管會、NCC和數位部才會被指為打詐國家隊淪為國家級詐騙的「三大戰犯」。

打詐國家隊被指為「國家級詐騙」,是多麼嚴重的指控,不僅抨擊政府打詐無能,更將官員的虛應故事視為對人民的敷衍與欺騙。金管會、NCC和數位部煞有介事地在那裡發號施令,煞有介事地處理公務,但面對人民亟需政府協助解決的事,各部門卻別過頭去,假裝與自己無關。俗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國家隊打詐不力,正是「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寫照。官員如果不在乎自己的任務,設再多單位、花再多錢都沒有用。

進一步看,行政院長作為行政部門的總指揮,也一樣在「裝忙」:打詐綱領改名1.5版,即自以為是「進化版」;再花十三億元,便假裝在做事;多掛個「打詐辦公室」的銜牌,就裝成事權統一。但到頭來,仍被戳破:錢都用在場地、設備和宣傳上;至於打詐所需的法制、科技和執行力,則散落在「三個和尚」不想抬的水桶之外。

詐騙集團 和尚 行政院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