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前3季 外貿總額11.3兆

聯合報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前三季度,長三角外貿新動能強勁。圖為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客商在現場採購仿真...

外貿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努力透過新技術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新三樣」出口增長明顯,民營經濟對外貿的貢獻度不斷提升;政策紅利顯現,為企業開拓市場營造更好環境……近期在長三角可發現,今年前三季度,滬蘇浙皖外貿新動能強勁。

新華社報導,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長三角3省1市進出口總額達11.3兆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上海、浙江、安徽進出口分別增長2.7%、5.0%、6.1%,高於大陸全國平均水平,江蘇外貿規模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呈現持續回升態勢。

走進位於安徽宣城的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只見偌大的廠房裡機器高速運轉,一塊塊太陽能電池板裝配下線。三季度,該公司海外市場出貨量約230兆瓦,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約85%。

「面對三季度海外市場進入淡季且光伏(太陽能)組件價格下行等不利因素,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並積極與科研機構開展合作,使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同期出口量創下歷史新高。」華晟新能源負責人徐曉華說。

華晟新能源的表現是長三角外貿亮點的縮影。據了解,「新三樣」產品成為支撐長三角外貿的新動能。前三季度,上海「新三樣」產品出口1303.7億元,增長79.5%,占同期出口總值的10%;浙江的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出口分別增長8.7%、47.6%和54.8%;安徽「新三樣」合計出口增長達26.4%。

江蘇的新能源產業,不僅把產品賣到海外,也把工廠延展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不久前,江蘇經貿代表團前往烏茲別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與當地政企對接交流,進一步提速合作區建設,並在能源、交通等領域達成30多項合作意向。

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國外市場需求萎縮、生產要素成本增加…受訪企業普遍表示,今年以來外貿面臨不小壓力與挑戰。但同時,民營經濟的韌性也得到充分體現。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戶項麗莉感受到杭州亞運會帶來的溢出效應。「今年以來,乘著亞運會的東風,我們主營的籃球、足球、排球等球類銷售迎來爆發期,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0%以上。」項麗莉說。

今年6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政策紅利不斷釋放,長三角對RCEP貿易夥伴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業內人士認為,外貿企業通過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多元化布局市場結構,可有效降低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

上海 一帶一路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