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160載 圓明園石柱歸故土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圓明園正覺寺最上樓,參觀者在回歸的圓明園石柱前駐足。圖/本報北京傳真

歷經160餘年輾轉,7根漢白玉石柱漂洋過海,終於歸家。《圓明園石柱回歸展》日前在北京圓明園正覺寺開幕,約50組(件)文物、照片等共同講述這批石柱艱難曲折、重回故里的歷程。這是繼2020年12月海晏堂馬首銅像之後,又一批回歸原屬地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圓明園正覺寺內,走進最上樓一層,7根高80至92公分、有著精美雕花造型的漢白玉石柱,成了展廳裡最亮眼的明星。它們均來自圓明園西洋樓遺址區,仔細看,這些石柱正面紋飾以西式番花、貝殼紋等西洋雕花為主,側面花瓶內花束則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蘭、荷花、菊花等中國傳統花卉為主,圭角卷雲紋、開窗的海棠線雕刻方式等,亦與中國古建望柱、欄板相同,體現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內涵。

專家介紹,西洋樓建築以木質梁柱為基礎,通過用磚砌築內牆,外部包以漢白玉等石材的方法建造。其建築主體仿西方巴羅克風格建造,常在建築上設立石柱作為望柱或欄杆連接物使用,同時還具有裝飾的作用。此次回歸的7根石柱,就是用於建築樓梯或樓層平台欄杆部分,花瓶的樣式則是配合欄杆形制雕刻而成。

本次展覽通過「漂洋過海」、「回歸之路」、「石柱真容」三個部分,將圓明園石柱160餘年顛沛流離、回歸故土的故事娓娓道來。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圓明園的建築構件、山石碑刻等逐漸被大規模盜用、售賣,出現在市場上流通。在中國生活、工作的挪威人約翰·威廉·諾爾曼·蒙特,對中國文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通過交易等渠道收集了諸多藏品,其中就包括圓明園石柱。從上世紀20年代起,這些石柱跟隨蒙特漂泊異鄉,幾經輾轉,後為挪威貝根科德博物館及西挪威藝術博物館收藏。

本次展覽中還配合展出了圓明園西洋樓銅版圖,觀眾也能夠從海晏堂、諧奇趣、方外觀、養雀籠、遠瀛觀等地的昔日美景中,一覽這些精美石柱,感受其中蘊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建築 文物 挪威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