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反間諜法泛化國安? 陸國安部:美國才披國安外衣打壓

聯合報 記者黃雅慧/即時報導

大陸4月修訂通過《反間諜法》以來,受到全球高度關注,並引發外資和境外人士對前往中國大陸的疑慮升高。對此,大陸國安部23日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指出,中國通過頻繁修法「泛化國家安全」是錯誤觀點,稱階段性修法是各國通例,並指出美國才是打著「法治」的幌子,披著「國家安全」的外衣,對正常經貿往來、學術交流、科研活動等進行遏制打壓的國家。

對於外界認為大陸反間諜法泛化國安,大陸國安部提出四點反駁:第一,2014年《反間諜法》由1993年《國家安全法》更名而來,這次修訂實質是30年來的首次修改完善,主要內容未作調整;

第二,過去30年大陸國際國內情勢產生複雜變化,針對中國的間諜手法、活動也趨於複雜、多變與隱蔽,因此在2023年修訂《反間諜法》,是對間諜行為界定不清晰、防範制度不健全、執法措施不完善、法律責任不匹配等問題進行必要的補充改善;

第三,大陸國安部以美國為例,指出美國在1917年推出反間諜法後,歷經多次修法,隨著情勢演變,又推出多元法律,比如1938年美國推出《外國代理人登記法》加強對外國機構和外國人在美境內合法活動的監控,2017年以來三次修訂,以遏制所謂「外國隱性影響」;1996年又制定《經濟間諜法》賦予美執法機構使用監聽、竊聽等多種手段進行調查的權力。因此階段性修法是通例。

第四,大陸國安部強調中國堅決反對將經貿、科技等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反而美國炮製「中國間諜案」。文章援引2021年12月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文章內容指出,美國司法部自2018年以來發起「中國行動計劃」,在77起案件中近九成針對華裔人士,七成以上不涉及經濟間諜指控,還有大量案件沒有或無法結案。「造成恐懼氣氛導致人才外流和對美國的不信任」。

最後,大陸國安部指出,「將修訂《反間諜法》這一正常立法活動歪曲抹黑為中國『泛化國家安全』,是典型的以己度人、賊喊捉賊的卑劣伎倆。」

中國大陸新版《反間諜法》7月1日正式上路後,引發各界關注在中國大陸投資、經商、工...

陸新版《反間諜法》自7月1日生效,我國安局長蔡明彥4日指出,7月1日以後,台灣人赴陸遭盤查的數據有增加,從上半年4件增加為下半年9件,後來9人都有回來。

間諜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