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台南龍崎沒落的竹業新生 農會將闢1公頃循環場域

聯合報 記者李文德/台南即時報導

台南龍崎區屬白堊土青灰岩地質,不利農作唯有竹子可生長,3000多公頃竹林被譽為「采竹之鄉」,為活化竹產業,龍崎區農會規畫莿竹暨農業剩餘資材循環場域,預計在原竹炭窯旁開闢1公頃,以汽化爐等設備,增加竹炭、竹醋液及生物炭產出量,活化竹林產業生機。

農會表示目前相關建築規畫都已完成,已向農業部提出計畫,核可後即可動工。

農會推廣部主任董啟聖表示,農會以前的竹炭窯產出數量不高,且製作過程耗時長,一個月僅能產300公斤竹炭,人力也需要時常照看竹炭窯,這也連帶影響當地種竹比例逐漸下降,更有一些民眾將原有竹林荒廢。

農會規畫將在原竹炭窯旁打造占地1公頃的莿竹暨農業剩餘資材循環場域,透過場域中汽化爐等設備分級進行如竹炭、竹醋液,甚是連生物炭肥料也能產出,將竹子全株利用不剩腳料。

董啟聖說,循環場域建置後,一年可各處理3000公噸竹材及農業剩餘資材,可產600公噸竹炭及竹醋液,相較於傳統竹炭窯,可說是非常龐大的數量。董坦言,因為現在工業社會,使用竹相關製品日益遞減,就連目前要進竹炭窯做成炭,也是需要叫才有。竹材相對沒有什麼價格,這也是此計畫為何要推動,「要將竹子賦於全新的價值」,活化當地竹業。

龍崎區農會規畫莿竹暨農業剩餘資材循環場域,將在原竹炭窯旁開闢1公頃場域,以汽化爐...
龍崎竹林最盛有3000多公頃,隨社會需求演進,竹材價格日益遞減,當地部分竹林也因...

目前有關循環場域何時能夠看見?董啟聖表示,目前已完成相關規畫設計,已向農業部提案,但核可經費後即能動工。

農會 農業部 台南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