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為何再不會有諾貝爾獎得主?今之學者為人

聯合報 劉明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

從1949年至今,台灣總共產生過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分別是在美國出生,但是在台灣接受教育,而於1976年得到物理獎的丁肇中,以及在1986年得到化學獎的李遠哲,此後至今,快四十年了,就再也沒有人拿到過諾貝爾獎。

丁肇中、李遠哲都經歷過被污名化的聯考的洗禮、所謂的「填鴨式教育」、當時的物質條件也遠遠比不上現在,為什麼台灣在教改之後、在富裕之後、在所謂的「大學自治」之後,反而產生不了諾貝爾獎得主呢?我以為最大的原因,那就是為學的動機不再純粹,也就是孔子說的:「今之學者為人」,教改後的學風與丁肇中的時代早已天差地別。

什麼是「今之學者為人」?國學大師錢穆說:「孔門『不薄』為人之學」,並把「今之學者為人」翻譯成「今之學者,是為人而學的」,這種解釋是錯誤的,孔子當然「薄」為人之學。所謂的「為人之學」就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名利、肉體感官、掌聲、權力欲而做學問,試問,這樣的學者,有機會能在學術上有大發現嗎?如果連在學術上都不能有大發現,更何況談論諾貝爾獎呢?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今天台灣學界的墮落呢?根本原因就是政治力的魔掌深入了大學校園,不管是在用人上面、上課內容、教材取捨、包括全英語授課,都是從一己之私出發,美其名「愛台灣」、「競爭力」。

每句話、每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動作、每個冠冕堂皇的口號背後,無不是精緻的算計。學者汲汲營營,看風向、攀關係、結黨營私,校園早已經不是校園,而變成了官場、立法院和總統府。在這樣的學風之下,有幾個人能靜靜地做學問?一心做學問都不一定能得到諾貝爾獎,何況,深陷於名利泥淖之中!

除了政治力介入校園之外,另一個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拿到諾貝爾獎的原因是:用錯了方法。政府為了「讓世界看見台灣」,想盡辦法驅策老師前進。有用嗎?徒勞無功。

如何驅策?胡蘿蔔加大棒。先說大棒。台大植物所張姓副教授在實驗室內自殺,原因之一就是升等壓力。每個老師都要承受升等壓力,在壓力之下,只能培養出平凡的論文,培養不出好的研究,更別想要有諾貝爾獎等級的作品。因此,大棒對於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鐵定是無效的,只能製造出無數的論文垃圾,污染了地球,加速地球暖化。

胡蘿蔔就有用嗎?我們的胡蘿蔔還不夠多嗎?是不是打水漂了呢?政府為了打造諾貝爾獎得主,先是祭出「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第一期2006-2011年500億,第二期2011-2016年又是500億;2017年再追加59億),接著又祭出「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一期5年850億,第二期5年970億,人民的納稅錢是這樣花的嗎?

此外,還有琳瑯滿目的「攬才」計畫:玉山學者計畫、學術攻頂計畫(獲選學者每名可獲得1-2億台幣)、哥倫布計畫、愛因斯坦培植計畫、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產生了效果了嗎?想知道效果,請看作者的另一篇文章:《誰在胡說八道?哈佛校長與台大校長之別》。個人很懷疑,這些錢究竟是真正用來獎勵優秀學者,還是收買和綁樁特定人呢?

事實上,政府的獎勵起到了反效果,原因是這一獎勵只會誘導學者一心想著如何獲得獎勵,而不是好好做研究,這一動機本身就是背離學術的本質,而必然不會有什麼大的學術發現,自然也就離諾貝爾獎越來越遠。

第一位出生台灣的諾貝爾獎得主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去年5月出席台北市醫師公會舉辦「...

絕大部分的人以為,諾貝爾獎得主是能用錢打造出來的,不然,政府何必每年花那麼多錢?而又有無數的學者汲汲於申請獎勵呢?事實上,沒有錢也能產生諾貝爾獎得主,只要不計名利,沉湎其中,這不是唱高調,而是常態,看一看丁肇中、普朗克(Max Planck)、居禮夫人、…,他們都不是為了錢做研究,就是愛上而已,他們根本不需要被獎勵,就會自動往前。

諾貝爾獎 李遠哲 教改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