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合法三周年 性學專家:國人逐漸認同性別多元化

聯合報 記者陳玫伶/高雄即時報導

台灣通過同婚合法昨天滿第三周年,行政院性別平等處日前調查,我國民眾認同同性伴侶可結婚,比通過同婚法前高了23.5個百分點。樹德科大性學所前所長林燕卿表示,異性戀婚姻中,3年都還是新婚蜜月期,但能看到民眾逐漸接受同婚,也是很好的開始。

林燕卿有性學教母之稱,她表示,同婚合法化後,民眾開始接觸同志,並在這3年中觀察,發現其實同志並非傳統觀念想像的那樣,但是在異性戀婚姻中,3年都還屬新婚蜜月期,加上同性對婚姻承諾、性別上與異性婚較不同,情感上比傳統更為開放,期待白頭偕老,但如果不愛了就能果斷放手,較不會為了孩子而長期捆綁在一起,讓婚姻有名無實,未來還需持續觀察。

嘉義縣推動同志友善,由台灣紅絲帶基金會主辦的諸羅部屋觀察,同婚法前,反同方在辯論會上以同志婚後,台灣人得愛滋病機率會上升、少子化加劇等言論加劇恐慌,但長者在這3年的觀察,發現如果家中沒有同性伴侶,其實同婚法對日常生活並無影響。

諸羅部屋指出,尤其嘉義長者較多,原本可能會因為認為同志與他們無關,不會特別了解,在知道孩子是同志時感到不知所措,同婚法通過後,長者開始願意向部屋人員詢問什麼是同性,部屋人員也會在各個活動場合擺攤說明,長者非常能認同LGBTQ關於愛、平等價值觀的看法,且對於同志更加友善。

台灣通過同婚法今年滿第3周年,性學專家認為,3年還屬新婚蜜月期,但行政院性平處的...

林燕卿表示,針對孩子是同性戀者的父母,建議還是親情大於性傾向,有些父母可能會因孩子是同志,為讓孩子與異性結婚,而威脅要斷絕關係等,或是用恨、漠視、不相來往等態度面對,林燕卿強調,人生最重要的還是家人,不要讓一時氣憤失去親情。

同志 同婚 婚姻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