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失智症調查出爐!國內達35萬人 逾6成伴隨這個症狀

聯合報 記者賴昀岫/台北即時報導

因應高齡社會失智人口快速增加,衛福部最新調查指出,全國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達7.99%,女性多於男性,且高達6成患者伴隨情緒及行為症狀(BPSD),失智程度愈嚴重,發生率愈高;推估今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約35萬人,到了民國130年會有近68萬人。

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今出席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主辦「失智照護服務發展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表示,長照司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發現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達7.99%,到去年底全台約有32萬人失智,值得注意的是,在失智照顧中,何必難度極高的情緒及行為症狀(BPSD)失智病人高達66%。

此調查於109年至112年進行,調查發現全國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7.99%,與衛福部在民國100年間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的失智盛行率8.04%相近。

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指出,失智症除認知功能障礙外,也伴隨BPSD,除了讓失智者產生不適感,也是照顧者主要壓力來源,此次調查發現,失智者有任一項BPSD發生率為66.01%,且隨著失智程度越嚴重,發生率也越高;串聯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失智者與無失智者相比,有較高的急診與住院風險、就醫次數及醫療費用支出。

吳希文說,失智者最常出現的 BPSD 前五名依序為:憂鬱及負性症狀(33.37%) 、日夜顛倒/作息混亂(32.94%)、恐懼或焦慮(27.75%)、重複行為(25.43%)及妄想(21.19%)。

吳希文表示,本調查結果有關失智症類型分布,前三名依序為阿茲海默型失智症、占56.88%;血管型失智症、占22.91%及巴金森氏症失智症占7.12%。

吳希文說,性別與年齡方面,女性失智症盛行率為9.36%,高於男性的6.35%;在65至69歲、70至74歲、75至79歲、80至84歲及85歲以上的年齡別盛行率,分別為2.40%、5.16%、9.10%、16.00%及23.23%,年齡越高失智症盛行率愈高。

經國發會人口推估,113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約35萬人;120年將逾47萬人;130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近68萬人,顯示未來長者失智症人口數推估結果,有逐年攀升趨勢。

這項調查以全國22縣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進行分層多階段群集抽樣,並針對抽樣樣本進行兩個階段的訪視,第一階段由訓練之訪員以家戶面訪方式,透過問卷中失智症相關量表篩選出疑似失智症者,第二階段則由訓練過的合格醫師進行家戶面訪,針對疑似失智症者做進一步臨床認知功能狀況評估,以判定是否為失智症。

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今主辦「失智照護服務發展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討論如何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讓衛生、社福、內政等不同部門,在推動失智症政策上,能夠有效協同合作等內容。

北醫大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中心主任李伯璋說,他自己和兄長都是醫師,但面對母親失智時,除了給予母親一些關懷和她聽不進去的安慰之外,能做的事極其有限。即使有些新藥已在研發中,但畢竟緩不濟急。但隨著失智長者愈來愈普遍,很多中壯年人都開始面對家中失智長者趴趴走及無能力照顧的困境。

全國社區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結果為7.99%。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失智症協會祕書長陳筠靜說,協會已服務過的最年輕失智症病人是35歲,這樣年輕的失智病人,帶給家人的挑戰非常大。結婚5年和50年後失智,對另一半的影響是天差地別的;對前者如何養家活口,比如何照顧更急切。對於為人父母者,則需要重新扮演照顧孩子的角色,但孩子失智了,自己卻也蒼老、衰老了。

失智症 北醫大 長照 衛福部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