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布建1/高齡產婦增產後憂鬱率 衛福部擬推孕婦諮商

聯合報 記者李青縈/台北即時報導

產前焦慮讓孕婦跳河尋死、產後憂鬱掐死親生骨肉…孕產婦懷孕期間賀爾蒙變化,加上高齡產婦愈來愈多,增加產後憂鬱機率。衛福部、婦產科醫學會等關注孕婦憂鬱問題,希望透過及早發現治療,研議今年推出孕婦諮商計畫。

「其實不少孕婦都有產後憂鬱症的狀況,但是卻沒有就醫」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說,目前已經找婦產科醫學會跟婦產科身心學討論過幾次,接下來將再找心理相關學會,希望找出何時介入產婦憂鬱最適當,預計今年會推出相關諮商計畫。

產後憂鬱症污名化嚴重,不少有症狀者不願意求診,更擔心回到社區後被人指指點點,就算有簡易量表評估,但實際去就醫數量仍低。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任張芳維表示,產後憂鬱通常發生在產後一至兩周,此時,產婦大多已從醫院返家休養,醫師僅能在產婦就醫時觀察狀況,或是事前透過媽媽手冊,提醒產婦有產後憂鬱的可能性,多一些衛教給予建議。

黃建霈說,我國每年孕婦數量約十萬多人,產後憂鬱症發生率兩成,輕微心情不好者則有五成到七成,較嚴重的產後精神病則是約千分之一 。但隨著懷孕年齡提升,發生憂鬱比例隨時升高。

黃建霈說,高齡產婦生理狀況與年輕人相比,較容易發生問題,如擔心高齡的狀況下,產下的孩子健康等,都增加憂鬱發生率。另,高危險妊娠者產後面臨的風險,高於一般高齡產婦,支持系統如果不佳,也會大幅增加憂鬱症發生機率。

美國等先進國家在孕期有例行憂鬱篩檢,以利及早發現問題,盡早介入。黃建霈表示,我國僅有產檢時有簡易的問題詢問,應該要有較正式的篩檢,如愛丁堡量表等。

他建議應該比照國外作法,在剛懷孕時、懷孕後期,以及產後一兩周後篩檢,發現潛在需求患者,再進一步轉介給身心科等單位。否則等到產婦做完月子才回診,憂鬱等狀況在家中發生,媽媽那段時間恐怕非常難熬。

黃建霈說,最擔心孕婦因為怕吃藥而不敢去尋求憂鬱症相關治療,導致狀況加劇,甚至出現精神病。心理支持會透過諮商、學習腹式呼吸放鬆,亦或是生活上改變,增加運動、改善人際互動等,不一定會透過藥物治療。就算要服藥,也可以在安全監控下服藥,減少對胎兒的影響。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衛福部、婦產科醫學會等關注孕婦憂鬱問題,希望及早發現治療。懷孕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產後憂鬱 孕婦 憂鬱症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