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循環網絡」前年11月公告 推動逾1年僅1案通過

聯合報 記者胡瑞玲/台北即時報導

為提升產業多元化循環利用,引導產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情形登載在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環境部除2019年起建立10種定型化循環模式,更在2022年11月推出「資源循環網絡廢棄物清理計畫」,但資源循環網絡推動1年多卻僅1家產業申請通過,推動成效明顯不彰。環境部表示,未來將與產業多合作,讓事廢能多元循環。

環境部推動資源循環促進法盼讓廢棄物轉變成廢棄資源,優先再使用、再利用,但該草案農曆年後才預告,實際上路恐拖到明年才能執行。環境部今天舉辦「暢通資源循環」記者會,邀請群創光電及日月光集團分享採事廢循環模式的情況及效益。

群創光電南科環安處/環安衛四部經理謝岱紘指出,公司導入10種循環模式以再利用化學品一次液,並建置數位管理系統及精進研發回收技術,每年總回收量為1萬2949公噸、總返還量1萬1993公噸、廢棄物循環利用量逾1.3萬公噸,預估每年成本減少9.8億元。

參與資源循環網絡計畫的日月光高雄廠廠務環工處長易良翰說明,以廢IC/Tray盤資源循環為例,廢棄Tray盤在許可範圍內以原型再使用方式,取代現行破碎、熔解做成塑膠製品的模式。

易良翰表示,由於採循環網絡計畫,計畫書直接接送環境部審查,比起過去的0.5至2年,如今審查時程僅需45天,簡化行政流程。估計每年廢棄物減量2400公噸、減碳4944噸二氧化碳當量、經濟效益1200萬,Tray盤再使用比例高達9成。

環境部循環署科長曾志評表示,為管理事廢產出情形,已規定達一定規模事業須檢具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送交審核機關核准後才能營運。經統計,2022年產生的化學品廢液約170萬公噸,主要為科學園區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經清洗、蝕刻等製成所產生,其中已有132萬公噸進行再利用。

曾志評指出,以化學品為例,統計2022年採10種循環模式有800餘家事業,總運作量達108萬公噸,預計2023年總運作量可達到百萬公噸。而為讓產業有更自主彈性的循環方式,2022年11月涵頒「資源循環網絡廢棄物清理計畫審查作業要點」,提供事業串連上、中、下游產業鏈,找出回到製程或循環利用的方式。

曾志評說,若採資源循環網絡,業者須主動找尋再使用業者,整合部分較不容易,除了日月光申請通過並已執行外,現有4至5家業者也多次詢問欲申請。

環境部今天舉辦「暢通資源循環」記者會,邀請群創光電及日月光集團分享採事廢循環模式...
環境部前年推動資源循環網絡計畫記者胡瑞玲/攝影

循環署長賴瑩瑩表示,過去廢清法主要是管制面,重點在廢塑膠的再利用,而現在要更進一步的再使用,但在推動資源循環再使用過程,產業較不熟悉法規面,因此與科技業者合作。目前日月光集團提出資源循環網絡計畫書,自行統整再使用者,讓Tray盤能夠再使用,未來希望能陸續提供更多元循環模式,讓事廢高質化並能重複利用。

廢棄物 環境部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