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行存續1/人才斷鏈、買賣雙方高齡化成中藥行隱憂

聯合報 記者賴昀岫/台北即時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是台灣第一個專門以中藥專業與生物技術課程為主的系所,也是國內唯一以中藥為主的大學系所,但目前傳出停招,包括學界與產業界均有相關討論;中國醫藥大校方指出,傳言「與事實不符」,教育部要求各院校滾動檢討系所招生與就業問題,「屬全面性檢討」,目前正在討論系所增設和調整,不是只針對中藥資源系,目前尚未確定。

據了解,因應少子化浪潮與時代變革,傳出中國醫大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恐應招生問題規劃停招,不過校方尚未正面證實停招或將該系所進行整併,該系網頁資訊指出,主要是培育中草藥鑑定及資源與新藥開發、中草藥品質管制及生物技術研發、中草藥產業管理與行銷等領域的人才。

校方指出,傳言「與事實不符」,因少子化嚴重及AI時代來臨等因素,教育部要求各院校滾動檢討系所招生與就業問題,「屬全面性檢討」,中國醫大還在討論系所增設和調整,不是只針對中藥資源系,目前尚未確定。依教育部規定流程,必須在1年前提出,所以校方會提早討論,目前並未確定哪個系所要調整。

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主任張文德表示,談及中藥產業凋零的聲音很多,但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讓社會知道中藥房有在更新、變革、跟著時代在走,雖然型態可能跟傳統認知不一樣,但還是中藥房的形式;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則表示,有聽到相關傳聞,但該系人才在產、學界表現都予以肯定。

張文德說,該系自民國91年成立第1屆,到今年共有18屆畢業生,人數約730多名,目前1到4年級在校生僅127人,前幾屆平均都40幾人,近年來比較少只有30人左右,明年名額則減少至27名,將和產業結合,與中藥廠共同培養人才,學生畢業後有機會直接到中藥廠就業,類似技職產學領域結合,也儘量讓每個學生在寒假的1個月,都有機會體驗中藥房的實務體驗實習,類似師徒制的模式;暑假則可選擇到醫院藥局、中藥廠、研究機構或海外實習。

張文德表示,初步統計3分之1的畢業生,會想考學士後中醫學系;3分之1選擇就業,場域包括藥廠、到中藥房當徒弟、中醫診所等;3分之1投入研究,包含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衛福部中醫藥司、食藥署、海關等都有,「我們學生等於摸了4年中藥,每個藥材的藥性都很熟,只是沒有可以工作的場域」。

張文德說,「證照考試」可高可低,畢竟政府單位辦的考試總還是種認證,但最後還是要連結到產業界才好,否則人才一直無法進到業界,才會一直有凋零現象,而中藥商屬於特殊醫療商業行為,以醫療技術士的形式也未嘗不可。

台南德安堂中藥行老闆簡文彬表示,即便修完學分、取得執照,但同一地址只能有1張執照運作,也就是說,如果中藥行的經營者仍在執業,下一代即使取得執照,也不能出去開業,除非原本的執照撤掉,否則根本無法使用執照、經營繼承來的中藥行,形同拿了執照卻無用武之地;如果下一代無意願接班,加上藥材價格持續上漲、不敷成本也只好收掉。

衛福部中醫藥司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列冊確具中藥基本知識及鑑別能力人員有457家、列冊中藥商有7662家、聘用管理人有1351家、藥局登記買賣5030家。

中醫藥司在108年公告,從事輸入、輸出、批發或零售業務達2年以上的業者,修習中藥課程達162小時,可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被視為是替消失中的中藥行「上葉克膜」,不過中華民國中藥商全聯會名譽理事長馬逸才說,目前傳統中藥行發照狀況不如預期,且經營者的平均年齡超過60歲,客戶也多半是50歲以上族群,「這是一個很大的隱憂」,108年解釋令公告後,核准約3700人,但目前只是止跌,如沒有制度化,仍會持續凋零。

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主任張文德表示,學生摸了4年中藥,每個藥材的藥性都很熟。記...

中藥 中醫 教育部 藥學 少子化 藥局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