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神經壓迫背臀肢體麻木疼痛無力 新式微創手術有解

聯合報 記者周宗禎/台南即時報導

許多60歲以上民眾因退化、骨刺壓迫等造成背部、臀部、下肢疼痛或麻木無力等症狀,甚至40多歲就出現腰椎多重狹窄,相關手術有一定風險。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今天發表新式脊椎雙通道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強調更精準,神經受傷風險更低,減壓改善程度9成以上,併發症發生率低於5%。

骨科醫師李威佑說,人體脊椎中心脊髓和神經根會隨著年齡退化,逐漸椎間盤高度減少、產生骨刺、軟組織增生肥厚,造成脊髓和神經根壓迫就是所謂的「脊椎狹窄症」,尤其好發於第4、5節腰椎間椎管狹窄,最容易找上超過60歲民眾。不過也有因負重等工作、生活習慣造成4、50歲就脊椎發病。

常見症狀有背痛、臀部轉移痛、下肢疼痛麻木或無力等症狀。另一典型的症狀為間歇性跛行,患者走一小段路就會痛,休息會改善。平時站直或是背部後仰都可能引發。背部微彎或坐下可緩解。輕度脊椎狹窄症休息、藥物或物理治療可緩解;當神經症狀惡化且保守治療無效時,則須考慮手術。

而頸椎脊椎狹窄症,麻痛症狀主要在上肢,下肢也有可能,另有頸部疼痛、步態不穩,嚴重也會影響大小便功能。胸椎狹窄少見,症狀類似腰椎狹窄,臨床上通常很難區分,需要核磁共振影像診斷。

李威佑表示,脊椎狹窄症手術原則是「神經做足夠減壓」,藉移除部分椎板、骨刺及增厚黃韌帶,來解除神經壓迫。過去手術因對骨性結構和軟組織破壞較大,術後可能發生腰椎不穩定情形,減壓手術往往合併腰椎融合手術進行。腰椎融合需在體內置入內固定器,過程就有傷及神經風險,還可能有腰椎活動度降低、椎體融合失敗、內固定鬆脫或鄰近節退化等問題。

新式「雙通道」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內視鏡影像系統提供清楚手術視野,能精準針對神經壓迫處減壓,大幅降低神經受傷風險,且不需置入內固定器就能最大程度保持腰椎穩定。

李威佑說,微創手術大大減少術後疼痛,也改善患者生活品質。脊椎既然被設計成可活動且具彈性,治療考量應該更適性評估,以不破壞脊椎功能為原則;除非出現嚴重變形或脊椎不穩定等萬不得已的情況,才建議考慮脊椎融合手術。

脊椎神經壓迫背、易臀造成肢體麻木疼痛無力 ,新式微創手術能有效緩解。記者周宗禎/...
脊椎神經壓迫背、易臀造成肢體麻木疼痛無力 ,新式微創手術能有效緩解。記者周宗禎/...
脊椎神經壓迫背、易臀造成肢體麻木疼痛無力 ,新式微創手術能有效緩解。記者周宗禎/...
脊椎神經壓迫背、易臀造成肢體麻木疼痛無力 ,新式微創手術能有效緩解。記者周宗禎/...
脊椎神經壓迫背、易臀造成肢體麻木疼痛無力 ,新式微創手術能有效緩解。記者周宗禎/...

他舉72歲戴先生案例,背痛和腳麻多年,最近甚至連走路都有問題,核磁共振查明病因來自腰椎有三節段狹窄,造成神經壓迫。因狹窄多達三節,醫師通常會建議「合併腰椎融合」手術,一般預防減壓術後脊椎不穩定;新的「雙通道微創減壓手術」更精準,受傷風險更低。不過止血等耗材要自費5萬到7萬元不等。

微創手術 醫師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