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嚇跑女友…28歲工程師罹異位性皮膚「全身紅腫」 初夜不敢開燈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

現年28歲的工程師小杰(化名),國中時就確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因當時醫藥資訊貧乏,他一度拿膠布貼臉才敢睡覺、用洗面乳躲在無人處瘋狂洗臉。與女友初夜,洗澡前也須先把飯店燈光全數關閉,害怕對方見到自己紅腫的皮膚遭嚇跑。

小杰是在國中二年級,某天體育課下課後,突發現皮膚搔癢、泛紅疹,初期先用類固醇抑制發炎,但只要沒有用藥,隔天起床就會發現皮膚組織液滲出,將床單染成深淺不一的顏色,後來才至醫學中心就診,確診為異位性皮膚炎。

過去異位性皮膚炎治療藥物少,症狀常容易反彈,甚至導致併發症。抗病10多年,小杰歷經艱辛的照光治療、免疫抑制劑治療,均治療無效。他甚至曾加入保健品推銷員通訊軟體好友,使用各種保健食品病況均無改善。他在半年前獲健保給付使用生物製劑,目前控制良好。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外觀明顯,病友常飽受歧視。小杰說,因在學生時期就罹病,同學常誤認會傳染、敬而遠之,甚至私下取了「關公」、「屎臉狗」等綽號,讓他備受挫折。母親曾透過一位在某縣市擔任衛生局長的舅舅,帶自己到深山中地圖都沒標記的一處宮廟,跪在地上全身被灑滿香灰,還被要求不斷磕頭,以解厄運,結果均無效果。

14日是世界異位性皮膚炎日,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推出「異膚小學堂」免費線上學習課程,讓病友日常生活保健能夠參考。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過去病人多是「被動式」接受治療,協會提出「治療型」衛教,目標是希望病友在接受治療過程中,能同時了解治療成因、目的、益處,以及日常照護的疾病知識。

朱家瑜也說,多國文獻顯示,不分兒童或成人,接受治療型衛教的民眾,比起未接受衛教的民眾,在病灶面積、紅腫發炎狀態、搔癢及睡眠影響程度與生活品質等,均有顯著改善。針對未成年病友,則年紀較大的病友異膚持續時間較久、症狀較嚴重,接受治療型衛教「進步空間更大」。

小杰則說,自己第一時間就上網註冊,課程內容對病友均相當實用,刷新日常保健知識。尤其針對衣物選項,過去多想穿長袖遮住病灶,結果弄的很癢、很腫,看完小學堂後,知道可選擇短袖,避免摩擦造成不適。另外,他也在獲得衛教資訊後,捨棄原來使用的肥皂,改用中性的洗碗精洗手,皮膚的不適因此獲得改善。

現年28歲的工程師小杰(右,化名),國中時就確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因當時醫藥資訊...

異位性皮膚炎 小學 女友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