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農酷暑下田猝逝 專家指「2不1要」:愈早愈好躲太陽

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即時報導
天氣酷熱,農民下田多留意防曬、多補充水分、避免正中午下田,農委會也呼籲農民應投保...

嘉義民雄一名39歲青農,高溫在田間工作,疑高溫引起心臟不適猝死,引發農業圈討論;農民表示,天氣熱有些作物可以調整採收時間,盡可能半夜就下田,或者避開上午9時到下午3時的區間工作,多補充水分,避免意外發生。

雲林前清農聯誼會會長陳鳳義表示,一般來說,這樣的天氣僅能早點上工,或者晚一點工作,比如短期葉菜類收菜清晨4點就開始作業,收到早上9點收工,冬天天冷就往後移1小時開工、晚1小時收工避開最熱的時候,露天的田有的會拉黑網擋太陽,也會盡量幫工人準備水、飲料預防至中暑;千歲團的阿姨們通常都從頭包到腳防曬,但傳統這樣包也真的很熱。

陳鳳義表示,能早休息就早點休息,或者可以早點開工,就盡量早工作,短期葉菜類的採收比較難機械化,且天氣只會愈來愈熱,農民也要自我調節;也有人在溫室裡作業,但溫室只會更熱,能拉黑網的、或者作如加油站般的噴霧降溫也是辦法,即使內部遮陰也是必須的,但有些地方就不合適。

有農業界人士表示,現在科技有很多可以採用的降溫方式,比如溫室循環風扇可降溫4到5度,也有隔熱漆可使用,幾次農機展上也看到日益先進、帶有風扇的衣服,可讓農業工作者工作時舒服些,比如現在很多大型農機,裡面都有冷氣,並非想像中在酷暑下工作。

菜農林佳新表示,農人、在戶外工作的勞工朋友其實很無奈,這是工作環境的關係,比如採收大宗蔬菜高麗菜、大白菜等,工人凌晨2點就要帶著頭燈摸黑工作,盡量在上午6、7點就完成採收,就算冬天冷得要命也是這樣;但若是施肥噴藥,要依照排程,也沒辦法說夜裡施作,但就是盡量避開上午9時到下午3時、最熱的區間,大太陽下一般有海灘式大陽傘跟隨,但其他時就只能農人盡量多補充水分、適時調節體力;他也曾有因血糖低昏倒在田裡、幸運被工人發現救回的經驗,呼籲農民,「不要勉強、不要硬撐,要多注意個人安全」。

林佳新說,溫室栽培這時節更熱,若未開窗散熱,溫室內可達50度,一般這種天氣也有40多度,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都可能被熱昏,說要靠甚麼方式降溫,實務上操作有困難,有人用噴霧,但工作不方便,只能靠自己多警惕,多補充水分,避免憾事發生。

農民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