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恐再升溫...快篩試劑不準怎麼辦? 5大狀況要注意

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正值新冠肺炎第四波高原期,疾管署預估疫情可能再升溫。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指出,近期臨床觀察,疑似快篩試劑出現偽陰性,個案到院時已呼吸衰竭、休克,家屬表示在家快篩都是陰性,醫院複驗才出現陽性。當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症狀,但快篩卻陰性該怎麼辦?食藥署和醫師皆提出建議。

李建璋表示,快篩是檢測新冠病毒的N蛋白,過去病毒變異多出現在S蛋白,N只有小突變,但若突變累積、N病毒開始變異,傳統快篩試劑恐難測出,尤其感染初期病毒量低,偽陰性狀況恐更嚴重,國內外研究也顯示,快篩試劑的準確度可能下降。

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食藥署6月21日於WHO官網確認,XBB 1.5變異株相較於BA.2、BA.5變異株,主要變異發生於S蛋白,N蛋白並未變異,而台灣核准的新冠快篩試劑,皆偵測病毒N蛋白,評估應不影響檢測XBB 1.5之性能。

陳惠芳指出,快篩試劑原理就是要快、方便,受限於設計原理,靈敏度不會像PCR檢驗一樣高。李建璋則說,抗病毒藥物在發病初期二、三天服用效果最好。因此高風險族群要特別注意以下:

1.注意快篩效期是否屆效

2.確認快篩使用方式,正確採集鼻咽檢體

3.搭配臨床症狀判斷,如咳嗽、發燒、喉嚨痛等

4.高齡長輩特別要注意非典型症狀,如意識模糊、跌倒或低溫發燒等

5.篩陰也得提高警覺,家中有感染者、隔天症狀仍加劇,就至醫院PCR複檢

李建璋說,PCR是疾病檢測基礎,不該因為疫情降級就只用快篩試劑,若篩不出陽性,只能透過症狀治療,無法開立「特效藥(抗病毒藥物)」,不少病人使用後兩天,症狀即獲得大幅改善。

台大醫師李建璋指出,PCR是疾病檢測基礎,不該因為疫情降級就只用快篩,若篩不出陽...

陳惠芳表示,食藥署27日已發函給11家國產、33家國外輸入廠商,要求一個月內提交檢測報告,檢視試劑設計原理、基因序列、病毒序列等,有無受到變異株影響,食藥署同時也建置檢測系統,確認實際情形,同時也持續關注WHO、各國情況。

快篩試劑 食藥署 新冠肺炎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