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桿、電箱擋道 行人被迫走馬路

聯合報 記者屈彥辰/台北報導
許多電線桿和變電箱設在人行道上,行人被逼到馬路上與車爭道。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被外國媒體冠上「行人地獄」惡名,由於人行道常被電線桿等設施阻擋,導致行人須特地繞開,上演人車爭道情景。國民黨立委游毓蘭昨與關心交通的國民黨地方議員共同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行人權益,盡速移除電線桿、電箱等阻礙行人的設施。

游毓蘭說,人行道的法令規範過於殘破分散,並未強制要求市區道路設置人行道,甚至有只要有騎樓,可以不用設置人行道的規定。另據台電統計,全國目前總計約近60萬個變電箱與300多萬支電桿林立,不少占用在人行道上,讓民眾被迫走上馬路。

台中市議員黃健豪表示,人行道有設施廊帶,廊帶有時太寬,電箱、電線桿或甚至花圃占用人行道空間,須有法定限制。另外,政府推路平專案,但對人行道卻無人管,路平專案應該包含人行道改善。

新北市議員林金結針對電線桿亂象舉例,他家門口20公尺內就有3根電線桿,他當立委助理無法解決,當了議員也沒辦法解決,質疑台電為何視若無睹?

台北市議員李明賢說,他會勘時曾看過250公尺內的電箱加電線桿共55個,移走1根電線桿比登天還難,真有行人地獄的話,台電不是元凶就是幫凶。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指出,在她的選區,部分人行道被電線桿跟相關設施占滿,若下雨撐傘須繞道通行,上演人車爭道。桃園市議員牛煦庭呼籲,如果電箱的設置一定要在平面,欲放在人民家門前應提供誘因,而人行道設計時,也應讓設施帶跟行人帶錯開。

台電回應,人行道的設施不是只有台電的電線桿和電箱,而且一定是民眾申請用電後才會去設置,每一個設施也不是由台電單一做決定,大家都不願意放在自家前,所有設施設置地點一定是通過所有人共識才會設置。

人行道 議員 台電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