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家醫/全國首見 醫護社工攜手親近北車無家者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行政院統計2021年全國列冊無家者2910人,有四分之一(710人)列冊於台北市,主要聚集於萬華和台北車站周邊。思安慈善服務協會去年9月開始,針對台北車站周邊大約200名無家者,展開全國首見的「街頭家醫」計畫。協會社工與北市社會局、幾位醫師、護理師合作,每月兩次有急診醫師到北車周邊巡診、每月一次有精神科醫師駐站看診,幫助無家者病況穩定,及早偵測應送醫警訊。更重要的是,有了熟悉醫師重複探望,無家者也逐漸長出一份願意照顧自己的力量。

4月28日晚上6點多,亞東醫院急診科醫師傅奕愷和健檢中心護理師亮亮(化名)才剛下班,就到台北車站附近巷子一處小辦公室報到。迅速吃完便利商店三明治、換上墨綠色急診制服,他們拉著裝滿耗材和簡易醫材的小拖車,跟著思安社工馬春蘭、萬華社福中心的社工一起穿過蜿蜒巷弄,來到台北車站,與張哥會合。張哥原本也是無家者,後來成為社會局的社區派工,是北車無家者的守護者與對外橋樑,也是街頭家醫計畫的引路人。

張哥帶著團隊去看一名昨天開刀、今天就回到街頭的老翁。開什麼刀,老翁自己也說不清楚,只見肚子有道縫合過的傷口。傅奕愷拿著頭燈,蹲下仔細檢視傷口,在護理師協助下,將縫線附近清潔消毒,同時跟老翁聊聊身體狀況,教他保持清潔、觀察變化。社工馬春蘭在筆記本做紀錄,待巡診完、傅奕愷開好處方箋,隔天馬春蘭就去藥局領抗生素給老翁吃。

一名年近70的婦人坐在牆邊的塑膠椅,不發一語,很沒精神。傅奕愷主動靠近,發現她血壓超高、微微發燒,力勸她馬上就醫,但婦人不肯,因為她在街頭相依為命的親姊姊不在現場。傅奕愷雖然擔心,也只好先請社工先將她列入隔天的加強觀察名單。

思安創辦人表示,一般人身體不舒服很快就能就醫,但無家者與醫療機構間彷彿有道隱形障礙,非到很不舒服,通常不會主動就醫。第一線面對無家者健康問題的專業人員就是社工,但社工沒有能力判斷無家者是否正處於緊急醫療情況。「有時候前一天晚上才看過的人,隔天就走了,這對社工來說,是非常大的痛。」

創辦人說,思安去年9月開始街頭家醫計畫,是希望讓無家者也有「厝邊好醫師」。願意加入計畫的醫師並不好找,大部分醫師對無家者難免有刻板印象或排斥感。好在透過萬華社福中心的社工找到兩位急診醫師,當兵時都曾服務過無家者,就是傅奕愷和一位新店慈濟醫院急診科醫師黃聖揚。

傅奕愷每次巡一趟北車都得走上三小時,回到辦公室開處方箋又是一小時,他還是願意來,希望給無家者沒有刻板印象的醫療服務。傅奕愷說,一般人都覺得無家者是自理能力差、好吃懶做、不好相處,但老實說,一般病人也有這些特質,卻不會像無家者一樣被放大檢視、貼上標籤。

「有別於到醫院就醫,街頭家醫帶給無家者一份獨特的力量。」創辦人說,街頭家醫會蹲低、與無家者平視對談,無家者看到有醫師重複地來、記得自己的狀況,不但會感受到「有人關心我、願意照顧我」,更重要的是「我是有價值的、我也要讓自己更好」,這就是所有服務方案的終極目標。

「街頭家醫」每次巡一趟北車,都得走上三小時,回到辦公室開處方箋又是一小時。記者邱...
街頭家醫在護理師協助下,將無家者肚子上的開刀縫線清潔消毒。記者邱宜君/攝影
街頭家醫的裝備,是一台裝滿耗材和簡易醫材的小拖車。記者邱宜君/攝影
街頭家醫蹲低與無家者平視對談。記者邱宜君/攝影
思安慈善服務協會去年9月開始展開全國首見的「街頭家醫」計畫。記者邱宜君/攝影

張哥說,之前有個男生,每天在北車晃來晃去,從來不跟任何人不講話。後來社工帶他去協會辦公室,銜接三總北投分院的社區精神醫療服務。精神科醫師陳泰宇為他看診、打長效針劑。幾次之後,他整個人都清醒了,「主動跑來跟我自我介紹,講話很清楚,我嚇一跳。」

醫師 社工 台北車站 護理師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