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創妊娠婦女心臟照護門診 守護準媽媽的心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生育率每況愈下,不但孩子是寶,願意生孩子的女性也是寶。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2019年研究報告,23%孕婦死亡原因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婦女孕前有大約0.2%至4%有心臟病,特別是瓣膜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心臟科權威名醫、醫者診所創辦人李源德在母親節前夕宣布,醫者診所將推出全台首創的「妊娠婦女心臟照護門診」,透過完整檢查,守護產婦健康。

醫者診所分析,大多數孕婦以為懷孕期間的呼吸不適、心悸,只是因為肚子的負擔變重或疲累所造成,其實有一部分是心臟出現了問題。懷孕後為維護胎兒正常成長,女性的心臟工作負荷加重,最常見的併發症為心衰竭及心律不整,多發生於第2、3孕期,也就是24至36周。

醫者診所指出,兩成孕婦會在懷孕過程中經歷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早產或胎兒體重不足等併發症,影響到孕婦的心血管健康及死亡率。美國心臟學會及美國婦產科學會在2017年將上述併發症稱為「不良妊娠後果」,醫學會並歸納發現,年齡越高婦女,如果曾經有不良妊娠後果,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會比沒有不良妊娠後果其他婦女高兩到三成,可說是新興的心血管危險因子。

不只在美國,台灣的官方統計報告也呈現出同樣的結果。衛生福利部報告顯示,2016年至2020年,孕產婦前三大死因分別為產科栓塞、產後出血、伴有明顯蛋白尿的妊娠性高血壓。有心臟疾病的婦女,懷孕期間發生嚴重心臟事件的發生率為3.6%,且高達62%的孕婦會發生胎兒不良反應。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2019年研究報告,23%孕婦死亡原因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李源德表示,上述問題皆可透過產前篩檢及產後早期追蹤來預防,依據真實的醫療經驗,有60%-80%的心血管疾病是可預防的。醫者診所為孕產婦設計專屬心臟照護方案,包括妊娠高階心臟超音波、心電圖等檢查,可篩檢先天性心臟病、心臟功能和結構異常、肺動脈高壓和心律不整;若為高風險。建議改變生產方式。針對有「不良妊娠後果」婦女,產後六個月內有高階心臟超音波、周邊動脈疾病等篩檢,評估長期心血管疾病風險,並確認心肌病變、心臟功能結構、心律不整等狀況。

########test#########
孕婦 心臟病 美國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