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舉辦 ESG 資本市場新經濟論壇:永續資訊邁向未來

經濟日報 記者顏瑋辰/台北即時報導

全球淨零排放的浪潮和影響力加速企業進行轉型,也改變了利害關係人對企業的選擇方式,促使企業積極或消極地參與永續行動,然而這波永續浪潮下也帶來漂綠(Greenwashing)的隱憂和風險,因此如何獲得準確且高品質的永續資訊、與利害關係人建立信任,是企業在永續轉型中不可忽視的議題。

有鑑於此,由資誠(PwC Taiwan)主辦、中華民國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協辦的「ESG 資本市場新經濟:建立信任 成就永續」論壇於今(8)日舉行,探討如何透過精進資訊品質,贏得利害關係人信任,並結合數位策略與永續資訊,開發新商業模式,創造永續價值,擁抱 ESG 資本市場新經濟。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周建宏表示,永續的面向越來越多樣化,永續議題所帶來的挑戰不再侷限於單一面向,利害關係人檢視企業的標準也越來越高,企業必須重新盤點未來將面臨的機會及挑戰,進行並整合內部資源,開發永續商業模式、創造企業的永續價值。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永續資訊揭露在推動企業淨零轉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若企業無法提供可信賴及高品質之永續資訊,則無法有效導引資金帶動資本市場支持企業永續轉型。為此,金管會已推出永續發展路徑圖、永續發展行動方案等多項政策敦促企業加強永續治理能力,今年8月金管會發布「我國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進一步精進永續資訊揭露,與國際接軌,讓上市櫃公司的永續資訊揭露具有一致性,投資人可更方便進行產業比較、分析,增加永續資訊之可比較性並防止漂綠,而接軌國際準則,能提升我國企業能見度並吸引國際投資人,有助於企業競爭力,企業宜及早因應永續相關的風險進行調適,規劃相應的策略,同時掌握永續發展的契機。

金管會證期局主任秘書尚光琪指出,為推動我國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證期局已成立專案推動工作小組,包括準則的採用、導入、法規與監理機制的調整、宣導及訓練等四大小組。規劃自2026年會計年度起,第一階段資本額達100億元以上之上市櫃公司適用IFRS編製永續資訊;2027年,資本額達50億元以上未達100億元之上市櫃公司適用,2028年適用其餘所有上市櫃公司。

同時,隨著全球淨零碳排要求,排碳有價成為全球共識,國際間紛紛成立碳權交易平台以強化減碳力度,臺灣碳權交易所也正式於2023年8月揭牌,臺灣碳權交易所協理吳逸萱表示,碳交所初期將以碳諮詢及教育訓練為起點,結合北中南各大專院校辦理教育宣導,並攜手國際查證機構辦理國際標準認證課程,為臺灣淨零生態圈培育專業綠領人才。國內外碳權交易方面,近期亦緊鑼密鼓與環境部討論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之訂定,預計最快2023年年底可開啟國外碳權交易,國內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則依法規及平台建置進程,期於2024年下半年啟動。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表示,高品質的永續資訊可有效建立信任、提高資訊透明度、管理風險與創造機會並為企業創造價值。投資人期待的是了解永續因素與公司商業模式的相關性、永續風險和機會對公司財務績效的影響,並透過高品質的永續資訊,協助企業調整經營方向,邁向永續新未來。

資誠會計師廖容翎呼應此一觀點,她認為,企業要取得資本市場信任,必須提升永續資訊品質,透過第三方確信的把關,除了合規,亦可檢視公司內部資訊蒐集流程及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進一步提高永續資訊的可信度,增加投資人的信心,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資誠執行董事張嘉宏建議,企業應以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 SBTs)為依據,落實減碳作為,數位化的數據平台是一大趨勢,數位平台也能加快第三方確信的速度。

張嘉宏強調,企業領袖應該把永續轉型視為企業長期目標,除了善用ESG策略思維和數位力,也不可忽視高品質永續資訊的重要性,能有效防範漂綠疑慮,不僅能獲得外界信任,更能在資本市場上爭取綠色融資,成功邁向永續未來。

資誠 資本市場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