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大咖業者沒加入 便利性打問號

聯合報 本報記者朱漢崙
金管會宣布,透過共通的TW QR Code來打破各電支機構App的「國界」,讓所...

TWQR昨在國發會等五大部會力挺之下登場,透過一個共通的QR Code方便消費者掃碼消費,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理想,但在電子支付和旗下特店已各有複雜的生態圈和競爭關係的現況下,TWQR上路要達到所謂的「共通無界線」,恐怕很難。

雖說日、港、星、越、泰等地都有自己的共同QR Code,但從國內已由電支業者、銀行業者開發特約店的情況來看,要這些業者把自己辛苦開發的特約店「拱手讓人」,而且還是用更低的手續費率,只怕許多業者一百個不情願。

這種情況,光從參與銀行及電支機構的陣容就可一窺端倪。以銀行來看,除了八大公股行庫不得不配合政策,其他如中信、國泰、富邦、台新等消金、電支特別強的民營銀行統統缺席,此外,街口支付、全支付、悠遊付等三大電支業者也都未參加,這三家電支業者旗下的特店合計有六十萬,也都未在第一波上線。

至於Line Pay等業者也缺席,官方說法是Line Pay為第三方支付業者,不在此波邀請名單,但Line Pay旗下有將近五十九萬家特店,主流的連鎖通路幾乎都受理Line Pay。如果國內具代表性的電支、第三方支付業者、大型民營銀行都未加入,民眾能因此享受到多少便利性,實在不無疑問。

而另一個引發業者怨言之處,就是TWQR尚未成功,業者就需蒙受手續費損失。業界人士透露,財金公司提出的TWQR手續費率為百分之一點八,相較於目前銀行業、電支機構洽談費率都從百分之二起跳,參加TWQR等於少收手續費。部分業者說,以前一個月手續費收入有數百萬元,未來恐怕僅五十萬、六十萬元,因此以「割地賠款」來形容,「既要把自己手上的特店交出去,又要蒙受手續費損失」。

即使銀行、電支業者都願共襄盛舉參加TWQR,但特約店也有自己的商業競爭考量,尤其是很多百貨公司、量販店、超商都有自己的支付系統,是否願意讓競爭對手「長驅直入」,不無疑問。

也因有這些問題,難怪金融圈有很多聲音認為,推動TW QR Code,實在不必「為共通而共通」,硬要原先已有電子支付的店家改規格,反而應該去開發尚未受理非現金支付的店家,多增加消費者可使用非現金支付的通路,才是正途。

消費者 量販店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