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電信業大者恆大 怎保消費者權益?

聯合報 記者馬瑞璿
公平會委員會議通過對台灣大哥大及中華電信,在2018年10月聯合取消行動寬頻方案...

公平會認定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有聯合行為,祭出史上最重罰鍰,罰鍰事小,但對商譽的衝擊是大事,電信雙雄都表示會研議後續如何因應。但電信業在台灣是寡占市場,尤其是隨著新電信三雄時代即將到來,民眾對於自己未來的電信消費權益能否獲得保障,普遍感到憂慮。

台灣電信產業競爭激烈,如果不以價格戰、優惠方案廝殺,電信業者就面臨客戶流失,也因此,電信業者在價格降到不能再降的時候,就會提供各式優惠方案,例如,網內語音通話免費、4G流量超量不降速等。當電信業者殺到血流成河時,大家都在觀望哪一家要先停戰、鬆手,如果大家都不想鬆手又該怎麼辦?於是,就可能會出現聯合行為的誘因。

進入5G時代,兩家小型電信業者無法負荷過高的建置成本,選擇與其中兩大電信業者合併;然而,當電信市場再度剩下三家業者,也令人擔心,電信業者是否會有更多聯合行為,這時考驗的就是電信三雄是否能遵守產業倫理。

面對激烈競爭,電信業者除了打價格戰之外,也可思索如何推出更具創意的資費方案。

如果是同樣服務內容,看的自然是誰便宜、就選擇哪家電信業者,但如果服務內容不同、且夠吸引人,消費者就算花大錢也願意購買;舉例來說,前兩年台灣大推出Disney+服務後,一堆父母為讓小朋友有更多迪士尼卡通可看,馬上就去辦了台灣大方案,這就是更具創意的資費方案。

對於這次公平會祭出重罰,市場人士認為,這次公平會的重罰正是在警示電信業者,即便兩家小型電信業者即將被併購,市場競爭程度不若過去激烈,但電信業者也不准踩聯合行為的紅線,應謹記「消費者權益至上」,也應該以創意方式競爭,才能讓產業持續正向發展。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