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發現關鍵基因 破解C型肝炎到罹癌三部曲機制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助理教授王麗婷,與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許世賢組成研究團隊,團隊發現C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會經由調控箱型基因ISX(Intestine-specific homeobox)促進一系列的代謝失調,進而導致肝纖維化甚至癌症。團隊期盼未來能透過尋找藥物分子抑制ISX的表現、阻礙機轉,達成標靶治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超過7000萬人感染C型肝炎,每年約有40萬人死於C肝相關疾病。且過去研究顯示,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70至90%會成為慢性C型病毒肝炎患者,後續約有2成演變成肝硬化。

儘管現階段C肝可經由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癒率雖高達95%,仍有3至5%C型肝炎病患未來仍會罹患肝癌,也是一般民眾熟知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台師大和高醫大團隊耗費三年時間,於C型肝炎核心蛋白基因轉殖小鼠模型中,利用高脂肪飲食(HFD)誘導的疾病模型中發現基因轉殖鼠的體重高於一般小鼠。

台師大指出,基因轉殖鼠的丙胺酸轉胺酶(GPT)、三酸甘油酯(TG),在餵食高脂肪飲食6個月後,皆顯著高於一般小鼠,且產生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反應。經組織切片染色則觀察到,轉殖鼠餵食高脂飲食後,可以促進慢性肝炎、纖維化及代謝異常發生,並進一步發現HCV核心蛋白是經由調控ISX表現,增強了代謝紊亂和免疫抑制,最後導致肝癌。

台師大表示,進一步分析232位C型肝炎感染的肝癌病患,發現當患者感染C型肝炎後,可能促使ISX表現增加,造成身體一系列代謝和免疫失調,導致肝臟纖維化和肝癌發生,也揭示ISX正是調控一系列進程的重要關聯基因。

台灣師範大學與高雄醫學大學團隊攜手合作,發現C型肝炎感染治療新契機,相關成果獲刊...

對此,研究團隊期盼,未來能透過藥物抑制ISX的表現或功能,達到標靶治療有效的方式。此研究成果近期已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

肝炎 肝癌 團隊 台師大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