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合校周年持續陣痛 高科大、清大這樣挺過

聯合報 記者潘乃欣/台北即時報導

陽明交通大學合校屆滿周年,磨合、陣痛期持續,而清華大學、高雄科技大學都是過來人。兩校校長回顧,師生合校初期常因一點小事爭論不休,「凝聚人心」是他們花最多心力投入的事。但從長遠來看,合校確實開創1加1大於2的綜效,除了論文和產學合作件數提升,也讓一所大學發展方向更多元。

談起合校甘苦,大學校長不約而同分享「最折磨人的,都是小事」。清華大學2016年併入新竹教育大學,推動合校的校長賀陳弘回顧,合校初期校務會議不平靜,原本隸屬竹教大和清大的教師頻發言,質疑自己資源被另一校剝奪,憤慨不平。擔任高雄科技大學合校首任校長的楊慶煜也說,高科大由3所公立大學水平整併,合校後決定沿用其中一校的網路系統,但忘記去除校徽,讓行政團隊飽受抨擊。

如何擺平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和情緒?過來人坦言「沒有捷徑」,就是不斷傾聽、溝通,讓各種心聲都有發言的機會。時間也是一大幫手,兩校都在磨合數年後,終於遠離紛擾的陣痛期。

「這是一個勇敢的決定。」賀陳弘提到,當年為推動合校,他徵詢許多當過校長的前輩,有人指出合校爭議多,建議他等第二任期在做,以免無法續任。但他認為事不宜遲,還是在第一任期力推合校,希望提升國小教師品質。合校至今,清大生教師甄試通過率逾9成,已見成效。

楊慶煜也稱自己「膽子比較大」,才敢在2個月內參與拍板合併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及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並出任第一任校長。且高科大在合併首日,各行政處室都已整合,全校只留一個教務長、一個總務長,曾有教師質疑「為何選他不選我?」但楊慶煜認為此制縮短磨合期,利大於弊。

楊慶煜說,高科大2018年合校後,快速整併原本三校都有的相同科系,如今已完成原定目標的四分之三。整併的過程同步轉型,如商學院更名「商業智慧學院」結合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工學院新增智慧機械課程。產學合作經費著提升,已從合校第一年的7億元,增至今年的10億元。

高科大與清大歷經合校陣痛期,師生曾因一點小事爭論不休,但合校後論文和產學合作件數...

楊慶煜提到,高科大下一步更要提升「質」而非量,也就是強化學校在特定領域的記億點,好讓業界、學界想解決問題時,會想到高科大。舉例來說,台鐵列車自動保護系統(ATP)故障率高,高科大團隊近年協助國家所需,已有效降低故障率。

清大 清華大學 科系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