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4成大學生懷疑就讀價值 專家指是需高度重視警訊

聯合報 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

大學錄取率連年創新高,幾乎百分百可上大學,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公布大學生的自我省思、理想與抱負調查,雖有超過七成學生同意大學所就讀的科系符合自己興趣與能力,卻有四成大學生「懷疑就讀大學的價值」。專家認為,這是需高度重視的警訊,推測可能是課程開設不夠,或是大學生畢業後仍只能獲得專科畢業的薪資,才讓大學生懷疑人生。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舉行民調發布記者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高等教育是國家競爭力的來源,大學生就是國家重要人力資源,國人對於大學生學習、生活狀況以及心中想法都抱以高度關心,希望能透過民意調查了解大學生。

調查顯示,大學生畢業後最想做的是就業(46.2%),其次是國內進修(18.3%),第三是國外進修(13.3%)。至於未來找工作的理想條件,依序為「有合理的待遇與福利」(71.7%)、「有適當的工作保障」(46.4%)、「符合所學專長」(34.5%)及「工作有發展潛力」(26.7%),顯見大學生畢業找工作講求實際。

此外,有超過七成學生同意大學所就讀的科系符合自己興趣與能力,民調小組召集人郭生玉指出,顯見多元入學政策,可讓多數學生有機會選擇符合自己的科系;另有七成學生認為,大學所培養的能力可實現理想與抱負;受調查學生認為人生目標是「有自己滿意的工作」。

不過,黃昆輝也指出,有4成大學生表示「我懷疑就讀大學的價值」,大學生懷疑就讀大學的價值百分比似乎太高。他認為,高教原有促進向上流動及改善家庭的功能,但大學生畢業後的工作未必理想,也可能導致此況。其中,科大生更高於一般學生,理工科又高於人文及生科,這點值得關注。

郭生玉說,這項數據顯示大學教育在適性與彈性方面尚待改善,大學生需要引導與協助的比例可能不低。現在已有大學設立大一、二不分系,顯見大學生學非所用仍值得改進,讓大學生擁有選系自主權。

考試院考選部政次李隆盛則表示,這是有待高度重視的警訊,顯示大學生對校院、科系、課程、教學和輔導對自己存疑,原因可能是大學校院科系或課程開設不夠,或是業界僅需專科層次的人才,卻拉到大學或研究所,但學生畢業後卻只能取得專科畢業的待遇。

李隆盛建議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除了篩選重要重要的投入和產出資訊外,也可增列各校院科系畢業生的就業率、國考及格率、平均薪酬等。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發布大學生自我省思、理想與抱負調查。記者趙宥寧/攝影

該份民調調查時間為2021年5月20日至7月20日,使用網路問卷調查,問券內容包括「自我反省」及「理想與抱負」兩大部分,問券採五點量錶設計,完成填答者計7150人,有效樣本計6381人。

大學生 科系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