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個人申請 醫學系公費生歷年最多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報導

大學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將陸續開始,根據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資訊,九所大學醫學系今年個人申請階段提供七十二個公費生名額,歷年最多。醫學系教授呼籲高中生,想當公費生,務必了解服務義務和背後體系。

衛福部開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預定培育內外婦兒急等「五大皆空」人才,第二期計畫公費生可享六年公費待遇,但畢業完成專科醫師訓練後,需分發至偏鄉、醫師人力不足的醫療機構,或國軍退輔會指定的醫療機構服務十年,服務期滿衛福部始發還醫師證書,不履行義務證書將由衛福部保管,並償還所領公費的四倍罰款。

甄選會統計,今年台大公費增加二名,輔大、慈大各增一名,義守大學公費增加四名,但公費生未來需到偏鄉行醫以及選科有限,有的學生一、二年級放棄重考。

北醫大醫學系副主任吳瑞裕建議,以北醫為例,約五分之四公費生未來可分發至部立醫院系統,另五分之一則為退輔會系統,學生讀完醫學系課程後可於部立雙和醫院進行PGY,之後再於雙和申請專科醫師訓練,分發後若能持續待在衛福部體系的醫院,就不用擔心未來進修斷根。

吳瑞裕說,公費生流失率不低,尤其大一、大二修退學率較高,學生應了解和學校合作較密切醫院系統為何,一年級就必須顧好成績,屆時一關卡一關,才能有較多選擇。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則認為,很多公費生完成服務義務最終都回到都會區,偏鄉醫療一直都不是放入多少人,關鍵是留住多少人。高中生於選擇公費前,需對權利義務清楚認知,甚至要有些宗教家情懷。

醫師 衛福部 偏鄉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