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學/別再只討論《廉恥》了! 顧炎武的數學筆記(上)

聯合新聞網 賴以威(數感實驗室)
顧炎武的《廉恥》從108課綱裡的「提供編選參考」列表當中消失,引起了一陣討論,圖...

顧炎武的《廉恥》從108課綱裡的「提供編選參考」列表當中消失,引起了一陣討論。大家都再分享自己學習古文的心得,以及到底古文有沒有用。在我們的角度來看,古文是語言,是乘載一種知識的工具,其實不只能乘載品格、文學藝術,也能乘載數學知識。

顧炎武顯然也認同我們的看法,在顧炎武的《日知錄》裡,他曾寫下他對於計時方法的困惑,並試圖理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為這段文字下了一個小標,名為《百刻》:

「一日十二時,計刻則以百刻為日。今歷家每時有十刻,則一百二十刻矣。何以謂之百刻乎?曰:歷家有大刻,有小刻,初一、初二、初三、初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謂之大刻。合一日計之,得九十六刻,其不盡者,置一初初於初一之上,置一正初於正一之上,謂小刻,每刻止當大刻六分之一。合一日計之,為初初者十二,為正初者十二,又得四大刻,合前為百刻。」

在古代中國,1天原本被分為100刻,不過似乎是從漢朝開始,漸漸流行起另一種劃分方式,將1天分為12時。可是,100又不能被12整除,我們要怎麼把100刻平均分配給12時呢?

在漫長的歷史中,每個年代的「歷家」(計算曆法的專家),都曾經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我們這裡就專注在顧炎武的年代——明末清初——常用的計時方法。

當年的歷家定義「每時有十刻」,讓顧炎武非常困惑。如果1時有10刻,那麼一整天下來,12時應該要有120刻才對,顯然跟「1天有100刻」這種劃分方式不相容。

經過一番研究,他終於搞懂了:原來歷家所說的「每時有十刻」,其實還分為「大刻」跟「小刻」。其中「大刻」就是1/100天。

(未完待續)

本篇與數感實驗室余孟珂共同完成。

108課綱 數感實驗室 閱讀數學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