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周報/英王加冕爭議多 大英國協成員反應冷淡、群眾示威 

聯合報 好讀周報
英國查理 登權力與財富之巔。(製表/羅方妤、陳曉慈、周辰陽)

文/陳韻涵輯

新聞故事:英國國王查理三世(或譯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6日在倫敦西敏寺加冕,完成「君權神授」的盛大儀式。然而,英國皇室與大英帝國的存續面臨挑戰,倫敦有反君主制團體在街頭高喊「非吾國王」鬧場,奉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的大英國協,許多成員國對加冕禮反應冷漠甚至反思君主制,成員國之一的澳洲,雪梨歌劇院也基於省錢而拒為查理點燈慶賀。

英王查理6日舉行加冕大典,上萬民眾齊聚慶祝與表達支持,另有數百名反君主制組織「共和」的示威民眾聚在倫敦市中心的皇家馬車遊行路線兩旁,高舉「非吾國王」標語。倫敦警方為維持秩序,逮捕「共和」領導人等52人。

查理加冕典禮上,士兵手持巴哈馬、南非、吐瓦魯等地旗幟遊行,向英王致敬,彰顯英國與其前殖民地的聯繫。不過,大英國協內的許多國家對這場70年來首次的加冕典禮反應冷漠,有些國家視此為反思英國壓迫及殖民主義血腥過去的機會,要求切斷與英國君主制的所有聯繫。

大英國協共有56個成員國,查理是其中15國的元首。最近宣布取消英王元首地位的大英國協國家是加勒比海的巴貝多,該國2021年以民選總統為國家元首,取代當時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巴貝多的決定鼓舞鄰國牙買加、巴哈馬和貝里斯發起共和運動,重新評估查理作為國家元首的適當性。

18世紀,英國人定居貝里斯,主要出口木材,而搬運沉重木材的正是2300名貝里斯奴隸。基於這段血淚歷史,貝里斯及鄰國要求英國賠償及道歉的呼聲迄今未歇。女王去年駕崩時,整個加勒比海地區都出現是否脫離君主制的爭議。當地人認為,英國君主制提醒世人,英國曾占領、殖民、奴役及剝削加勒比海地區。

查理加冕前,來自12個大英國協的活動人士致函敦促他為英國殖民遺留的問題道歉。信函連署人之一、澳洲參議員索普表示,查理必須「開始修復殖民造成的損害,包括歸還從我們人民身上奪走的財富」。澳洲是大英國協成員國,但在雪梨歌劇院所在的新南威爾斯州,州長閔斯基於「節省納稅人的辛苦錢」為考量,決定不點燈紀念加冕。閔斯表示,雪梨歌劇院的帆船造型屋頂每次點燈估計花費8萬到10萬澳元(約台幣168萬元到208萬元)。

英國國王 倫敦 查理三世 查爾斯三世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