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過後歡呼收割 香田國小今恢復14年傳統全校割稻

聯合報 記者簡慧珍/彰化即時報導

今年5月中旬起全國學生停止到校上課,彰化縣香田國小收割生態田稻米的工作首次委託社區居民代勞,幸好新冠肺炎疫情緩和,今天香田國小80名師生恢復14年傳統,歡喜收割今年二期稻作,但二林文化季停辦,無處義賣「香田米」,校方暫時留存,恃機而「賣」。

香田國小開闢生態田約1.3分地,每年三月和七月插秧,水稻生長80多天,六月和十月收割,學童三月下田體驗春耕,七月暑假期間由學童的阿公阿嬤或社區民眾代插二期作秧苗,六月和十月小朋友學習收割,每期收穫800到1000公斤,換算最高產量1600台斤,跟專業農民種稻每分地收穫最多2200台斤相比,香田學童算是「金厲害」。

香田國小今天邀請退休主任林文達負責解說收割技巧,鐮刀對準要收割的水稻稻莖,刀子朝下,不可以亂揮以免自傷或傷人,割下的稻穗整把放好,才方便後續處理,如果隨手亂放,很難整理。

學校考量小朋友無法收割全部稻穗,年年都請家長代割部分稻子,剩餘的交給學童收割,今年刻意留下台灣形狀的一區稻子,全校64名學童走入田間,跟著林文達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割下稻穗。

「今天太陽好大,收割時好熱。」二年級林姓學童說,自己割稻真正體會農民的辛苦。五年級陳姓學童說,五年級社會課教台灣地理位置,今天老師利用稻田「台灣地圖」,讓大家更清楚台灣海岸地形和彰化縣的位置。六年級洪姓學童表示,老師教他們學習稻穗,越成熟越飽滿就越下垂,就像做人,身心越成熟越謙虛。

香田國小小朋友今天下午快樂收割生態田的水稻。圖/香田國小提供
香田國小小朋友歡呼收割生態田的水稻。圖/香田國小提供

香田國小校長鄭培華說,香田實施食農教育14年,教導學生熱愛土地、刻苦耐勞、知福惜福、敬天謝地的鄉土情懷,因此獲得教育部100特色學校的榮耀,今天是學校收割日,學校師長發揮創意巧思,將食農教育結合社會藝文領域課程,學校生態田呈現台灣浮水印的意象,可教導學童學習利用稻田進行美感創作,讓學校的收割日不只割稻,也注入跨域學習的喜悅。

食農教育 農民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