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六項回應新課綱困境惹眾怒 全教總提四建議籲檢討

聯合報 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

本報近日專題報導「新課綱3年遭遇困境」,教育部昨晚做出六項回應,強調已在師資員額、教師增能、考招制度推動配套及精進等方面有相對因應做法。不過這些說法卻讓教師團體炸鍋,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表示,檢視教育部回應仍可見其粉飾太平的心態,即使新課綱衍生問題如此之多,教育部迄今還是不願意正視教育現場產生的種種亂象,另也提出四項建議,要求教育部具體檢視相關配套。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教育部除了口頭感謝全體教師對於108課綱的投入推動之外,更應該正視問題核心,將資源花在刀口上,以積極、正面及具體的作法回應教育現場的核心問題,並進行108課綱整體內容及配套的檢視與微調,才是真正的解方。

全教總表示,教育部應揚棄以鐘點費取代正式教師的「臨時工」方式,補足108課綱應有之教師員額。遺憾的是,教育部迄今仍本著撙節人力成本的立場,僅僅還給原來苛扣的1400名員額。對於不足之部分,寧可提供大量新增鐘點費補助,也不願拿來聘請正式老師。

全教總指出,此一作法會產生三大缺點,包含校內老師不得不超鐘點而過勞、學校被迫聘僱大量短期代課教師、推動學校課程發展的人力不足,越是認真執行108課綱的學校,受影響程度越深。

全教總認為,教育部應盡速修正〈高級中等學校組織設置及員額編制標準〉,將高中職學校員額提升至每班2.7人至3人,或者因應各校實際課程需求提供「合理化員額」,如此應能舒緩教育現場人力吃緊的情況。

而在教育部新聞稿中所提「自108年至111年度補助公立高級中等學校194校,共計202位編制外行政人力」,全教總指出,這個數據原是彌補「完全中學」長期以來面臨「一套人力、兩套學制」的發展窘況,過去已多次提醒國教署,該人力計算公式並無法解決完全中學面臨的窘況,教育部想要以此解決學校行政人力不足,未免與學校行政實務明顯脫節。

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張瓊方表示,108課綱下,學校行政公文量有增無減。以教學組為例,公文量由每年幾百件,到一千多件,去年已破2000件。除公文交辦事項外,尚未包含教學組原定業務,近年來又新增雙語政策、本土語言等,教育行政事項從來都是有增無減。

全教總也批評,教育部未能主動修正倉促上路的政策與相關配套措施。張瓊方以學習歷程檔案系統為例,設計之初並未預見到未來制度滾動修正後的龐大,以至於後續發生一連串問題,師生也在沒有前例可循、只有模糊概念的情況下,製作108課程研發與檔案。

張瓊方也說,直到新課綱第一屆的學生進入到高二的階段,教育部才委託大學進行學習歷程檔案的研究,學生直到高三才真正比較清楚了解檔案製作與大學審視的原則;技高學生更像被遺忘的一群,除了一直跟隨普高制度、缺乏技高應有之特色外,甚至到其升上高三時,技職司才委託進行研究,自然也難以提供技高學生相關研究成果,造成技高學生瞎子摸象更甚。

全教總認為,課綱內容、考招制度連動關係應全面檢討。侯俊良指出,如何將學生從考試的枷鎖中解放出來,一直是台灣教改的重點,所以108課綱講求減輕學習負擔,讓學生更多的進行自我探究,考招制度也因此而連動。

不過侯俊良也提到,檢視這三年來,學生的負擔並沒有因此減少,雖然減少傳統學科的節數,但空下來的節數又塞入更多不同的學科,升學考試難度依然充滿爭議,數A今年擊垮眾多考生,未來加考的「數乙」考試內容甚至比教改前更多,也凸顯教育部且戰且走、毫無中心思想的態度。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表示,檢視教育部回應仍可見其粉飾太平的心態,即使新課綱衍...

張瓊方強調,眾多爭議已深埋在大眾心目中,高中教育依舊為大學招生而服務,缺乏應有的獨立性。這些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也顯示課綱理想並未獲得落實,反而隨著現實面而有相當改變,呼籲教育部應重新檢視課綱內容、考招制度、各項配套措施是否有一致性的規畫,才能避免曲高和寡,讓整體改革徒勞無功。

108課綱 教育部 全教總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