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相談室/跨領域 新課綱與芬蘭教育相似

聯合報 記者游昊耘/台北報導

一○八課綱推動自主學習,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與教學中心副研究員洪詠善長期鑽研芬蘭新課綱,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整理:

芬蘭在二○一六年八月開始實施新課綱,希望學生在變化快速的世界中,培養迎向世界挑戰的七項橫向能力:思考與學習;文化識讀、互動與表述;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多元識讀;數位能力;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業精神;參與、影響並為可持續的未來負責。

為了讓學生具備七大橫向能力,芬蘭新課綱反而更強調以傳統學科為基礎,加強「跨領域學習」與「現象式學習」。其中現象式學習課程強調學習主題需取自真實世界的社會現象,例如芬蘭人熟悉的水資源、城市規畫、恐怖攻擊、高齡人口等。

根據芬蘭教育基本法,中央僅規範基礎教育的學習科目與時間,課程內容給予三二○個自治市教育局、學校極大空間,讓教育第一線擁有課程設計、教育創新的自由。例如首都赫爾辛基市,規定所有學科每年都應設計兩個時段做跨領域教學,主題內容則由學校個別規畫。

台灣一○八課綱也強調跨領域學習,與芬蘭新課綱理念不謀而合,一○八課綱希望教育現場思考:既然孩子未來要面對的挑戰更多、更難,我們要怎麼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成為能夠解決問題的終身學習者?

如同芬蘭新課綱,一○八課綱也提供國中小更大的彈性學習時間,讓教育現場有機會實踐跨領域的類現象式課程。例如國中結合藝術、自然領域,共同設計「綠建築」專題課程,甚至是美感教育、社區發展、原住民族教育等,都是我走訪台灣教育現場看到的課程改變。

▍延伸閱讀:

【國際停看聽】大家都讚的芬蘭教育 核心理念竟與108課綱有異曲同工之妙

課綱 芬蘭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