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中打算學測後才教本土語 國三至高二恐陷「空窗」

聯合報 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證實,本土語言課綱已於上月28日審議通過,明年除了小學生要上本土語言課,國中一、二年級將必修一節課、高中則增兩學分。但外界除了憂心師資不足,根據最新版本,國三未列必修,高中也未限制何時修畢,據聞已有高中打算高三學測後才排本土語言課。課審委員憂心,國三到高二恐產生「學習空窗」,呼籲教育部應提出配套作為。

國家語言包括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馬祖的閩東語和台灣手語,教育部自今年初陸續召開多場課審大會及分組會議審查,將國一、國二列部定必修,國三改採選修;高中則列為部定課程兩學分,學校可依學生學習需求,於校訂課程中規畫4學分選修。上周末審完閩東語,等同完備了所有課綱規範,本土語言課程確定將如期上路。

但過去就已傳出部分原住民語師資難尋,客語的五種腔調又以四縣、海陸為大宗,其他較為小眾的腔調,同樣也面臨師資難題,國家語言發展法精神恐難落實。

全國教師工會理事長、課審大會委員侯俊良就表示,若大學校將本土語言課安排在同一時段,又得開設不同難易度的課程,師資恐難同時供應。

潘文忠今天在部務會報致詞時也坦言,本土語言師資將是下一個挑戰,但目前已請國教署、資科司,藉由先前推動新南向國家七語的經驗,透過直播共學,建立線上學習平台,盡量滿足學生選讀的語言別。

除了師資問題,課審大會也針對各學習階段難易度爭辯不休。課審大會委員范智鈞受訪時也指出,國教院原打算依五個學習階段,將語文級別分為一到五級,但此論點未考量到學生可能已有語言基礎,恐導致部分學生覺得學過了,因此放棄學習,經課審大會討論,決議每一學習階段皆納入不同語文級別。

不過,范智鈞也提到,一旦拉回教學現場,除了師資有限,各級學校通常不會採取混齡教學,屆時這個難易度分野恐是一大侷限;也有不具名課審大會委員無奈指出,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此外,立法委員伍麗華去年底為落實保護國家語言,提案修改《國家語言發展法》,直接在法律中明文規定,國民教育「各年級」都要將本土語列為部定必修,否則若國一必修,國二、國三選修,到了高一又變必修,有違語發法立法意旨,學生學習恐中斷。

未料這項修法提案卻引來基層教師及家長反彈,全教總當時指出,若只要有一名學生選,學校就必須開課,各校教師需求並不穩定,若再修法變1至12年級,挑戰更大;台灣家長教育聯盟前理事長謝國清建議暫緩,他說,108課綱上路一年多,許多老師努力準備彈性學習課程,若貿然更動,徒增教學現場排課、教課困擾,將排擠更多彈性學習課程。

如今,本土語言課程未列入國三必修課,高中雖限定要修兩學分,卻未限制何時修畢。據了解,已有高中打算高一、高二先衝學測科目,等到高三學測後才排入本土語言課。

侯俊良表示,高中階段應以高一修課為原則;范智鈞也提到,若國教署未統一限制高中應於何時修畢,恐導致學生國三到高二產生學習空窗,對語言學習不利。

本土語言課綱已於上月28日審議通過,明年除了小學生要上本土語言課,國中一、二年級...

國教署今晚回應媒體,高中應開設本土語言列為部定必修課程2學分(3個學年合計),以第一學年開設為原則,但也可於其他年級實施。

國家語言 原住民語 108課綱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