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幕後 他們靠「自學」走出體育班的另一條路

聯合報 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

東京奧運將於明晚閉幕,19歲拿下桌球混雙銅牌的林昀儒、18歲女子競技體操代表丁華恬,兩人皆是今年的矚目「新星」。事實上,他們都不是來自學校體育班,而是申請在家自學的運動員,選手為顧及練習、學業與休息,自學趨勢正在運動界快速成長,甚至還有國小體育隊發展出「團體自學」的模式。

實驗教育三法上路近7年,「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又分為個人、團體、機構三種模式,根據教育部統計,參與總人數從104學年度的3697人,109學年度翻倍成長至8744人。人數又以機構自學佔4成5最多,個人自學佔3成9次之。

台北市三民國小體操隊去年在各大競賽中拿下27金17銀7銅佳績,民生國中的5位體操女將今年也在全中運以懸殊比分摘金,幕後推手就是教練、前體操國手林祥威。隊上共有25位選手,有17位都是自學生,也包含他一手拉拔的民生國中女將。

林祥威出身自體育班,當年「累得要死」、「上課都在睡」的慘痛經驗,也促成他與家長合作陪伴孩子走出另一條路,對上的家長間更互相協助,一起聘老師團體自學。他認為,自學最大目的是讓學業、訓練、休息達成平衡,否則功課與訓練跟不上,最後只是「兩頭空」。

花式滑輪滑冰界也有不少自學生。年僅16歲的吳若瑄起初只是為了改變學習形式,在小學三年級那年轉為自學,一年後接觸到花式溜冰,她不只溜出興趣,也溜出職志,2019年曾代表台灣參加世界滑輪溜冰錦標賽花式四人團花獲得第13名優異成績,為我國刷新排名。

當年與吳若瑄一起出國比賽的另3名隊友都是體制內學生,吳若瑄說,她們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時間」。她提到,每年國手選拔時間接近期末考、國中會考,家人會要求他們讀書,在練習時間少,又要兼顧課業的情況下,隊友壓力看起來頗大,反倒自己可以彈性訓練,專注練習。

今年即將升上國一的蔡玉鳳也在小學三年級那年,為了專心滑冰而選擇自學。由於台北小巨蛋是遊客與國手的搶手滑冰勝地,國手僅能利用每天早上6至7點的公益時段練習,若想多練,恐得向學校告假,或是等放學來跟遊客「人擠人」。

「他們上學,我去滑冰,他們來滑冰,我就可以去上自學課」,目前正在北京移地訓練的蔡玉鳳認為,自學能讓她把重心放在滑冰上;玉鳳的媽媽施明慧也說,顧及場地及孩子的體力,他們捨棄「正常」的學習,但他們也是在學習,滑冰競賽對他們來說,就是學校的期中考與期末考。

不過,自學除了需要家長高度配合、陪伴,也需投入大量資源,且在「升學主義」體制下,不少家長仍不敢放手,若孩子有體育興趣,多會安排進體育班。

一名教育界人士坦言,學生要訓練,又要外出競賽,還要兼顧課業、升學,多頭馬車下難免容易都落空,有些對運動有熱忱的孩子,最後也為了升學而放棄運動專才,相當可惜。

台北市民生國中體操小將今年在全中運大放異彩,他們多為自學生。圖/林祥威提供
今年即將升上國一的蔡玉鳳也在小學三年級那年,為了專心滑冰而選擇自學。圖/施明慧提...
當年吳若瑄出國比賽前骨折,她仍穿上的台灣代表隊的衣服去了法國。圖/Jenny提供
吳若瑄2019年曾代表台灣參加世界滑輪溜冰錦標賽花式四人團花獲得第13名優異成績...

林祥威也說,確實有不少家長會問他「小孩升大學怎麼辦?」。他表示,因為有基本體育成績,每個選手也都全國冠軍,就算大學以前都自學,也不用擔心沒大學可念。且孩子在自學階段培養唸書、寫作的習慣,也因為有足夠的休息,上課都能認真投入,學成後也能照著興趣發展,就算不練體操,也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體育 升學 東京奧運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