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招生人數跌谷底 大學主管提2方案搶救生源

聯合報 記者潘乃欣/台北即時報導

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喊出新南向政策,但高教端失守,去年就發現新南向學生成長幅度趨緩,今年學生總數不增反減為5.5萬人。教育部鼓勵技專校院設「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至今四年,今年只招到33班共1097人,人數創新低,是全盛期的二成五。

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曾是蔡政府新南向政策重要的一箭,107學年收4000多人,占技專校院境外生的五成,以越南、印尼為大宗。可惜多校爆出醜聞,如康寧大學與人力仲介合作招生,安排學生「假實習、真打工」。東南科技大學向國內廠商聲稱新南向境外生不必一例一休,比傳統移工更省,引發爭議。

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說,上述事件爆發後,印尼政府限制學生來台讀此專班,確實影響招生。另一大衝擊是新冠肺炎,疫情阻擋國內各校赴東南亞招生,當地生也因來台居家檢疫費用貴,決定先不報名。

教育部技職司解釋,今年核定招生人數、班級數其實多於去年,只是受疫情影響,有學生選擇暫緩入境。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分析,新南向政策一開始猛衝量,教育部拚每年增加兩成生源,鼓勵各技專校院設專班。直到接連爆出醜聞,教育部嚴加管理此班,導致申請開班的學校變少。雖然生源銳減,此專班正往「重質不重量」的方向前進,並非壞事。

國內少子化成定局,加上中國大陸連兩年禁止陸生來台,新南向生源更重要。大學主管提出搶救新南向生源作法,呼籲增加境外生留台工作機會,並加強聯繫各國華僑。

實踐大學名譽教授陳振貴曾站在新南向招生第一線,幾乎走遍所有新南向國家。他建議各校招生單位多造訪新南向國家,加強與當地華僑的連結,讓他們影響在地人的受教選擇,重振台灣在新南向國家的高教聲譽。

文化大學教務長方元沂強調校友力量大,要多加經營已畢業的新南向校友,甚至鼓勵他們組成校友會,向當地學生宣傳赴台學習的好處。

教育部則鼓勵各校「多宣傳」,像是參加海外台灣高等教育展,透過與姊妹校或合作企業合作、共同招生等管道,擴大國內高等技職教育的國際能見度。

陳振貴相信台灣教育環境有其優勢,學費比鄰近的新加坡、澳洲、紐西蘭低,不過設備和教師都具一定水準,有資格輸出高教。方元沂呼籲國內大學打團隊戰來精進教學品質,比如多所私校組成優久聯盟,開放境外生跨校選課,學習更多元。

尤榮輝還提議做好「高教外交」,加強培育醫療、半導體等重點高階技術人力。他舉例,我國曾派員協助帛琉醫療,提升當地水準,讓他們一直記得台灣。

新南向生在台完成學業後,大學主管呼籲政府健全留台就業機制。方元沂打比方,我國學生留學歐美,一大原因是盼留當地工作,來台的新南向生也想卡位職場。我國確實缺乏技術人力,國發會目前發「金卡」延攬高階技術人士,提議加發「藍卡」給技術人力,他們能協助撐起國內傳統產業。

技專校院設立「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至今四年,今年只招到33班共1097人,人...

葛自祥也說,願投入傳產的國內生變少,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是很好的產學合作管道,建議教育部設立國內職缺媒合平台,增加新南向生實習機會。

教育部 高教 新南向政策 蔡英文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