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樂 務實題材吸睛

聯合新聞網 理財周刊

【文.高適】

除了公債市場投下不信任票外,貨幣市場也同時出現驚人的資金流入,反映對觸發降息風險的避險需求。截至3月22日當周,全球貨幣基金流入近1430億美元,為2020年3月來最大,過去四周累計流入超過三千億美元,貨幣市場總資產規模飆升至逾5.1兆美元,創歷史新高。

而前兩次貨幣市場規模飆升的時間點,正好出現在2008年和2020年。

衰退恐慌揮之不去

市場不甩主席鮑爾喊話的最主要原因,在於聯準會的會後聲明中表示近期情勢發展可能會導致家庭及企業的信貸條件收緊,並影響經濟活動,加上鮑爾在記者會又強調信貸緊縮可以替代升息。

進一步加深債市交易者對信貸緊縮將讓更嚴重的經濟衰退更早到來的預期,導致聯準會只能被迫降息更多來搶救經濟,促使資金更進一步朝向降息交易及避險交易。

市場擔心信貸緊縮帶來的經濟衝擊,其實也不難理解。像是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在去年底所出版的新書「柏南克談聯準會:21世紀貨幣政策」中,就提及信貸與房地產泡沫將比股價崩盤更嚴重,因股票主要由比較富有的人持有,住房財富則是多數家庭的絕大部分總財富,房價下跌對總消費支出的影響,比同規模股票價值變化對總消費支出的影響還大。

一旦銀行開始信貸緊縮,導致借款人與貸款人雙雙緊縮,就會引發房價下跌,擁有房產的民眾財富縮水後就會緊縮消費或拋售房屋,再產生第二輪負面影響。在最糟的情況下,可能引發全面的金融恐慌,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

在資金轉向較安全的貨幣市場避險的同時,也有部分資金轉向一般被視為風險更高的比特幣、大型科技股避險。前者是因為民眾對銀行的不信任,不想把所有錢放在同一個地方,去中心化的比特幣就成了分散資金的好去處,近期價格漲勢更甚傳統避險工具的黃金。

後者則因美債殖利率反應降息預期大幅走低,有利對殖利率敏感的科技股評價回升,加上Chat GPT風潮所帶起AI軍備競賽,強化市場科技產業能夠對抗經濟逆風的預期,成為股市資金用來對沖金融股風險的最佳避風港,也讓那斯達克及費城半導體指數表現優於美股其他指數。

數據捎來經濟復甦好消息

不過,IHS Markit於3月24日公布的美國3月的PMI初值,帶來景氣持續復甦的好消息,有望稍稍降低市場對於衰退即將來臨的恐慌。景氣旺到爆的美國服務業,3月PMI初值由前一個月的50.6回升至53.8,創下近十一個月新高,優於市場預期的53.3;3月製造業 PMI初值則由前一個月的47.3反彈至49.3,創下近五個月新高,優於市場預期下滑的47。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179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