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報社論/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 成就挑戰參半

世界日報 社論

18日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十周年高峰會,共有23個國家的領導人,140個國家與組織代表,共4000餘人參加,這是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更是中國的國家戰略的核心支柱。

從2013年至今,中國已經在「一帶一路」的各項計畫中,花下1兆元美金;肯定的人,稱之為中國的「馬歇爾計畫」,是世界銀行等機構不敢投資、卻是開發中國家所急需的,「一帶一路」在非洲,就有水力發電、機場、港口、鐵道等幾乎無所不包的基礎建設設施。

批評的人,直指這不過是中國設下的「債務陷阱」,目的是掠奪其他國家的天然資源,或是受援國財政無以為繼之後,藉機掌控關鍵的基礎建設,就像是耗資最鉅的中巴經濟走廊,由於債務過高,位於巴基斯坦西南方的瓜達爾港,就轉租給中國營運43年,90%收益歸給中方。

其實「一帶一路」的初衷,是中國要消化國內過剩的生產力;在2008年金融危機,總理溫家寶投下4兆元,刺激景氣,但後來產能過剩,需要有出口,於是「一帶一路」應運而生。

但是對接受援助的第三世界國家,有沒有需要?當然有需要,自從中國開始「一帶一路」之後,雖然西方一方面唱衰,但另一方面則擔心落後,開始急起直追,2022年,七國集團就集資6000億元成立了「全球基礎建設投資夥伴」(PGII),2023年9月,更提出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 ,都是用來抗衡一帶一路,不過發展中國家卻因此左右逢源。

無可諱言的,「一帶一路」十年之後,已經放緩下來,從2000年到2022年期間,中國金融機構向非洲提供1700億美元貸款。但是,從2016年創下歷史高峰後,對非洲貸款已大幅下降,中國2021和2022年對非洲的借貸更跌破20億美元。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象徵,往來於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國際鐵路聯運集裝箱班列。去年恰逢疫情導致海運與空運運行不暢,中歐班列異軍突起;去年前11月,中歐班列累計運送133萬個貨櫃,年增30%。但這並不是平衡雙向的,其實中歐班列大都載中國貨品前往歐洲,回程幾乎都是空箱,貿易失衡,為歐中雙邊貿易前景蒙上陰影。

繼習近平在2021年宣布將向「小而美」轉型之後,今年論壇上,他又宣布共建一帶一路的高品質八項行動: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路;支援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民間交往;建設廉潔之路;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

為了讓國際安心,表示中國仍將一如既往的支持「一帶一路」,習近平宣布,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各設立人民幣3500億元融資窗口、絲路基金新增資金人民幣800億元,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項目。

無可諱言的,「一帶一路」的確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義大利是迄今唯一加入「一帶一路」的G7國家,不過美中對抗加深,G7國家堅壁清野之後,「一帶一路」在義大利引發諸多疑慮,大型計畫遭到擱置,目前羅馬雖然未明確表示要退出,但已形存實亡。

可是也有些國家,剛開始有疑慮,後來卻張開雙臂,擁抱一帶一路,譬如俄羅斯,十年前,莫斯科對中國把經濟影響力深入自己的中亞後院,戒慎恐懼;十年後,形勢比人強,俄羅斯對中國依賴日漸加深,普亭日前接受大陸媒體專訪時大力稱讚「一帶一路」,稱這與俄羅斯關於發展歐亞經濟聯盟的設想完全契合。

「一帶一路」計畫原本是可以促成中美的合作,譬如美國一直希望撤出阿富汗,苦於找不到國家可以替手,但中國對阿富汗的穩定,也有國家利益,而且阿富汗擁有的未開發礦藏,從銅、金到鋰,價值在1兆美元到3兆美元之間,中國之前曾經試圖投資,但受困於政治不穩定,原本美國有機會與中國在阿富汗問題上經由「一帶一路」來合作,最後卻以美國倉皇撤出,尊嚴掃地的方式撤出。

「一帶一路」內容龐雜,我們對此應該抱持著平常心,無須像中國的宣傳一樣,過度美化,但也不必如西方的酸葡萄心理,認定一定失敗,「一帶一路」十年,已經取得相當的成果,但是問題不小,前面的挑戰仍然艱鉅。

一帶一路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