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停滯、企業出走 恐淪「歐洲病夫」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29日電

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第2季成長停滯不前,反映製造業疲軟、服務業景氣也減緩,導致「德國經濟正陷入停滯與衰退的中間地帶」,再加上政治極化的國內環境,種疲軟局面將持續下去,有評論稱,德國正再次成為「歐洲病夫」。

德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持平,比之前連兩季走下坡的衰退狀態改善,但表現不如經濟學家預估的成長0.1%。不過冬季衰退幅度比預期淺,第1季GDP從原估萎縮0.3%上修為萎縮0.1%,去年第4季萎縮幅度從0.5%上修為萎縮0.4%。

ING全球總經主管布澤斯基指出,購買力疲弱、工業訂單單薄、貨幣政策緊縮,加上美國經濟減緩,都指向經濟欲振乏力。他說:「德國經濟正陷入停滯與衰退的中間地帶。」

此外,德國龍頭企業出走,造成工業空心化加劇。據「Politico」報導,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集團(BASF)一直是德國工業的重要支柱。今年2月,巴斯夫宣布關閉其家鄉路德維希港的一家化肥廠和其他設施,裁員2600人。巴斯夫CEO布魯德穆勒今年4月表示,公司去年在德國本地虧損達1.3億歐元,「國內市場的錢真是越來越難賺了」。

從化工、製造到建築業都存在類似疲軟現象。受制於高能源成本、勞工短缺和繁雜法規等多項限制因素,無論是大眾汽車、西門子等大企業,還是大批中小企業,都紛紛轉往北美和亞洲等地區,尋求新發展。

2022年赴德投資的外資連續第五年減少,已達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德國聯邦經濟部萊布尼茨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一項調查顯示,疫情三年多以來,投資者對德國經濟環境的看法正以最快的速度惡化。

另據路透、CNN報導,德國對烏軍援不得民心 ,社會上反戰呼聲高漲。德國國防承包商萊茵金屬公司CEO帕佩格早前表示,將在未來12周內在烏克蘭西部建造一家坦克工廠,生產「狐式」步兵戰車等軍事裝備。

在德國工業紛紛出走的當下,萊茵金屬去戰區建廠的消息引發更大爭議。有德國網友認為,花大價錢建造的工廠可能隨時被炸成廢墟,又為何要浪費這麼一大筆錢呢?

德國今年4月鐵路和運輸工會罷工示威,要求加薪。(路透)

戰火久未平息,數萬德國民眾多次走上街頭示威。他們高舉「談判而非升級」「外交解決,反對供武」等標語,要求德國政府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呼籲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衝突。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