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暫緩 藍委:機器報廢機率高 浪費13億

聯合報 記者鄭媁/台北報導
數位身分證換發政策暫緩。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數位身分證暫緩推動換發,廠商求償後調解金額二億八千萬元。但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指出,整個計畫浪費十三億元公帑,政府卻誤導人民僅賠二點八億元;內政部每年仍編列六千多萬元支付「必要費用」,其中四千萬元用來攤提機器設備。然而,計畫重啟至今未見曙光,相關機器設備最終報廢的機率極高。

數位身分證換發計畫從發包到暫緩,截至去年累計執行預算數為六點八億元;中央印製廠已執行三點七九億元購置印製設備等,兩者合計達十一億元;加上支付給得標廠商二點八億元的和解金,政府為了數位身分證已經花掉逾十三億元。

許宇甄指出,未來內政部戶政司每年仍編列六千三百七十五萬元辦理維護相關經費,但事實上,其中除了二千二千三百七十五萬元的耗材、設備維護等固定支出,其餘四千萬元皆為設備攤提費用,但預算書中並未載明。換句話說,只要換發計畫暫緩,每年都要花人民六千三百萬元公帑。截至目前,尚約二億元待攤提。

未來數位身分證計畫若要重啟,依程序勢必要再重新招標。在野立委擔憂,東元如果有意再爭取該計畫,恐會出現綁規格的情形,這種限制性招標的作法,對整體國家運作是不理想的。

數位身分證計畫在三年前暫緩,藍營立委推估,依照時程,光是個資會組織法三讀、個資會成立,再加上相關專法出爐再送立院審查,朝野還有得吵,換發計畫極有可能未來四年都難產。

雖然內政部長林右昌日前答詢表示,該計畫是暫停,不是終止,如要重新啟用,這些機器設備和耗材,一定可以用。但知情人士表示,東元機器設備、卡片在當時相比其他廠商,已非最新技術;若要重啟換發,加上已經浪費的三年時間,屆時為何我國還要用一台數年前的產品?

個資會組織法草案 趕年底提出

【記者鄭媁/台北報導】在社會對資安仍有疑慮之下,行政院二○二一年一月拍板暫緩換發新式身分證計畫,待凝聚社會共識,並研議完備法制及相關政策配套後再推動。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日前決議成立調閱專案小組後,預計本周通過運作要點,擬對換發政策及預算執行釐清真相、追究失職人員責任。

依照憲法法庭判決意旨,「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簡稱個資會)必須在二○二五年八月十一日前成立,個資會籌備處上周表示,首要任務是優先推動個資會組織法規,賦予個資會相關執法監督權限,並研議個資會與各級政府機關、中央或地方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聯繫協調合作機制及相關配套規定,盡速在今年提出個資會組織法草案及相關配套草案。

至於數位身分證相關專法,內政部官員表示,目前暫無進度。

針對數位身分證調閱小組,據了解,內政委員會預計本周三前討論後拍板,可望由內政委員會召委高金素梅出任召集人。

數位身分證 個資 內政部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