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卻無處消費?長者慢性病纏身 外食「營養」選擇少

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

長者在外用餐不便,不僅得面對科技落差,可能也與硬體設備、菜單設計息息相關。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說,對長者來說能夠消費無礙的餐廳,環境設計上要注意平面的高低落差,許多設計很好看,卻容易成為長輩行走時的障礙物,且注意燈光色調避免太過強的光線,造成長者眩光、暈眩,都會成為高齡不友善的環境。

張淑卿表示,長者容易有慢性病問題,飲食上有所忌口,但普遍餐廳的設計上多為重油、重鹹,難以符合需求;而台灣60歲至70歲的民眾是經濟強勢族群,有很高的消費力,為了營養與健康可以購買無數營養保健品,但餐食消費上的選擇卻無法滿足他們,有錢也無處消費。

弘道老人基金會處長陳奐宇則說,台灣65至74歲長者屬於初老期,就學、社經地位較高,有機會克服數位落差或是餐廳的新奇設計,但75歲以上長輩不喜歡麻煩他人,「寧願選擇不去餐廳消費」,也不願意請服務員提供特別服務。

衛福部國健署推動「質地飲食」,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台灣7成長者缺牙,6成因位牙口不好而導致營養不良,透過調整食物的質地,不僅僅只是將餐點煮得較軟,色香味也得具全,長輩挑食不單單是喜好問題,而是順應身體條件的必要調整。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李嘉惠說,國健署推動高齡友善飲食環境,針對衛生安全、用餐環境、服務流程、餐食質地、用餐器具及外帶包裝等6大面向,餐椅和餐桌高度得符合長輩需求、透過暖色系布置增加食慾、提供大字體菜單或輔以老花眼鏡或放大鏡、透過桌邊服務將餐點切成適口大小等。目前全台20家飯店、餐飲業者及40家社區據點加入輔導試辦計畫。

陳奐宇表示,國健署質地飲食推廣立意良善,但有辦法加入的業者大多為飯店,普遍餐飲業者要替長輩特別設計菜單相對困難,若能夠提供「食物剪」其實對於牙口不好的長輩來說就是莫大的幫助。

張淑卿表示,長者容易有慢性病問題,飲食上有所忌口,但普遍餐廳的設計上多為重油、重...

「但菜單設計上其實可以『不著痕跡』的體貼。」陳奐宇指出,長輩們其實不喜歡被貼上高齡者相關的標籤,若像日式拉麵店的菜單可以選擇拉麵的「軟硬程度」,或是對於茹素者、過敏原的圖示註記,幫助不同族群的飲食需求,長者只要在菜單上默默勾選即可,不用請服務員特別照料。

長輩 餐廳 慢性病 國健署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