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台灣碳權交易所與數位發展部有何相同?

聯合報 劉明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

2022年12月11日,數位發展部長唐鳳走訪板橋一家蚵仔麵線店,她化身店員,介紹通訊軟體的點餐系統,表示「產業署的『台灣雲市集』…就像一個方便的線上購物網站,還享有政府3萬元點數的補助」,數位發展部竟然有「產業署」(職權與經濟部衝突),數位部長竟然在賣麵線,這就是整個台灣政府的微縮版:不務正業!

不要忘記,數位發展部一年的預算高達217億(公務預算56.7億、前瞻預算160億,編制600人)。這些錢大半可以省下來,因為數位發展部現在的職權不過是原相關部會的職權,數位發展部根本不需要成立。由此看出決策層的良心、能力、眼界,稅收就是這樣被浪費掉的、鉅額國債就是這樣被蠶食鯨吞累積起來的,這也是為什麼政府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年金「改革」、削減福利、置失業貧困人口於不顧的原因所在了。政府不是沒有錢,而是亂花錢,就像是一個敗家的公子哥兒。

預計於今年7到8月間成立,總資本額5到10億元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是另一個數位發展部:多此一舉,浪費公帑。台灣碳權交易所的成立目的是為了達到2050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然而,「碳權交易」是一個有效的手段嗎?

首先,如果要減碳,課徵碳稅即可,以財政部既有的組織、人力、預算即可完成,不需要多設一個「碳權交易所」。非必要的政府機關,例如數位發展部,除了爽到那些官員之外,就是製造更多的「無效人力」,花更多納稅人的錢,同時,也是施加企業和民眾以更多的交易成本,絕對不是國家之福。

其次,真要減碳,公認的做法就是發展可再生能源,提昇能源效率,保護環境、不要砍伐森林、不要破壞水土、更好的城市規劃、加強循環經濟利用、減少包裝、更加愛惜地球…,包括不要貪污、做形象工程,而不是成立「碳權交易所」就能減碳。相反的,成立「碳權交易所」不是減碳,而是製造污染。

一旦台灣成立「碳權交易所」會有什後果呢?第一種可能,交易量要不是微乎其微就是「拉郎配」得來的,這可以中國為例。中國於2021年7月正式啟動了全國性的碳權交易。然而,有多少交易量呢?以2023年4月21日為例,四川、重慶、北京的碳權交易量都是0,深圳也只有10噸。就如同一位中國碳權專家張漢文說的:「我可以肯定地說,我們中國還沒有一單真正的碳交易,包括排汙權交易」,這就是發生在中國的事實。單單成立一家交易所每個月要花多少錢,人民的錢是這樣浪費的嗎?

第二種可能:結束營業。位於美國的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CCX)是一個自願交易的碳排放交易系統,該系統於2003年開始交易,然而,到了2010年2月,交易量降到零,此後的9個月,依然是零交易,導致CCX於2010年年底關閉。

第三種可能,硬撐,這可以歐盟為例。歐盟早期的碳交易還勉強算是市場機制,如今,歐盟的碳交易早已變調,變成價格強迫。為了維持碳價不至於淪落到每噸0.1歐元(發生於2007年9月),歐盟一方面減少碳排放配額,另一方面訂定碳的地板價:從2020年的每噸12.3歐元,逐年增加到2030年的31.9歐元/噸。請問這樣的強制,還算市場機制嗎?

歐盟的碳價是人為干預得來,而非真實碳價,不管一噸碳是100歐元還是30歐元,只要人為地減少供給,碳價只能被迫提高,在這種非自由的機制之下,必然無法達成效率,必然造成市場的扭曲,因此而衍生出無數的弊端和漏洞,例如增值稅詐欺。此外,單單為維持這樣的一個無效的機制,又需要多高的固定成本呢?這應該也是美國等國家一直不願意參與其中的主要原因吧!

我們可以這麼說,如果歐盟的這種機制真能減碳的話,那麼,應該蔚為風尚才是,可是,全世界的碳交易,歐盟佔了絕大部分(2022年,歐盟ETS的碳交易金額達7514億歐元,占全球總量的87%),反觀,美國、日本、加拿大、印度至今一直沒有成立全國性的碳交易市場,難道他們都是傻子?

數位部長唐鳳日前赴立法院專題報告,並備質詢。本報資料照片

歐盟的減碳成績有目共睹,但其原因從來不是碳權交易,而是歐洲人的環保意識、能源轉型以及生態稅。因此,不浪費台灣人民的血汗錢又有效減排的做法應該是制定更為嚴格的環保法規,如此,還能倒逼廠商創新,進而提昇台灣企業的競爭力,這不是一舉多得嗎?

歐盟 數位發展部 減碳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