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給小野部長的期許

聯合報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小野(李遠)將接任文化部長,有媒體形容「跌破眼鏡」,有人深挖他過去在政界發生過的爭議,也有人肯定他在藝文界的豐富資歷,期待開創新局。

熟悉小野的年輕人或許不多,但在解嚴之前成長的學子們,恐怕很少人不知道,他是少數從生物學系畢業,跨行到文學與電影產業的作家:小說《蛹之生》感動過無數讀者,電影劇本也多次得獎。猶記得高中時曾聽他演講,相當佩服其關懷層面之廣及對理想之堅持。

姑且不論小野在擔任華視總經理之後,是否仍保有理想性格,但身為國家文化部門領導者,必然需要理想與格局,尤其應該為台灣文化的發展擬定清楚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具體策略。

台灣文化發展的目標是什麼?似乎很久沒有人關心了。這幾年最常聽到的口號是「多元文化」,但諸多實際作為卻與之背道而馳。譬如2019年通過的《國家語言發展法》,強調國家語言一律平等,可是文化部卻推出了「鼓勵表演藝術台語主流化計畫」、「網路社群影音內容台語主流化」,真不知要把其他弱勢語言放在什麼位置?

近年來,文化預算大幅提高,藝文發展固然得到充足的養分,可是如果缺乏正確的方向與有效的戰略,就容易產生浪費。像年初在台南公演的歌仔音樂劇《1624》,兩天便燒掉超過8,600萬,相當驚人。

平心而論,文化部出面邀集藝文人士打造旗艦作品,若能進軍國際,或成為一再演出的經典,即所謂「開張吃三年」,是件好事,可惜這齣戲並沒有外銷的可能或打算,未來再度演出的機率也趨近於零。尤有甚者,它的史觀飽受批評:1624年是荷蘭在台南建城、開啟在台殖民的一年,怎麼會有被殖民者大張旗鼓地慶祝呢?更為爭議的是,耗費的巨資,被質疑並未經過正規的預算審查。假如大量的文化經費,淪為政客的政治資源,為特定政黨或意識型態服務,那才是國家文化的不幸。

另一個未善用資源的例子,就是重新開張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五萬多件歷史文物,除了當代書畫的主題展之外,過去常設展的重點,包括史前彩陶、商周甲骨青銅器、唐三彩、石刻佛雕、玉器、瓷器等,只挑選了一百多件展示。庫房改為展廳,流落在外的館藏,還要等中和預定地的新庫房蓋好,才能集中管理。耗時五年閉館整修的結果,竟是沒有庫房,還捨不得展示具有代表性的珍品,到底是為了什麼?

作家小野(李遠)(左二)將接任文化部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不管如今小野的形象如何,他至少是一位曾在藝文界深耕、有貢獻的文化人,應該更了解藝文生態,懂得如何與藝文人士對話。掌握資源越多,權力越大,越要戒慎恐懼,最忌諱偏信偏聽、自以為是和濫用權力。建議小野以包容的態度,虛心、廣泛地向藝文界請益,察納雅言,相信一定能為台灣文化擘畫美好的願景,提昇以小搏大的競爭力,在國際間取得一席之地。

內閣 賴清德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