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善終6/病主法上路5年 全台簽署率不到1%

聯合報 記者李青縈、陳雨鑫/台北即時報導

病人自主權利法自2019年上路至今,僅7.1萬多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書」,占全台2300多萬人口,不到1%。病主法推動5年,簽署率不見起色,被詬病與預立門檻需花費至少3千元的諮商費用,才有辦法完成預立醫療,加上目前病主法適用對象僅有5類,難滿足現況需求。

預立醫療的目的是為了讓民眾在符合特定的臨床條件時,事前表達要拒絕或是接受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等醫療照顧。現行啟動預立醫療的特定條件總計有5類,分別為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或無法治癒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者。

依病主法規定,若要規畫自身的預立醫療,須先接受預立醫療照顧諮商,該諮商採自費,每次要價約3千元左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兼任主治醫師孫文榮表示,預立醫療決定前的諮商費用,被詬病是導致簽署率低的主因,但他觀察,部分原因是民眾不了解病主法,再加上自認使用預立醫療的時間還遠,也讓簽署意願降低。

病主法推動者、基隆市勞動處處長楊玉欣表示,病主法目前適用類別僅有5類,適用對象與人數太少,也是簽署率相對低的原因之一。她認為,病主法應該再修法,將適用對象擴大,政府應同時增加宣導,降低諮商費用,才有助於讓預立醫療的效益增加。

衛福部年初承諾,最快今年中免除末期患者、輕度失智、公告難治癒疾病、居家整合照護計畫服務等4類對象,提供免費預立醫療諮商,健保署預計在3月的共擬會議中討論上路時間。而衛福部醫事司指出,預立醫療簽訂人數盼能在今年底前達到10萬人。

● 了解更多斷食善終請看「元氣醫聲PODCAST」

老母親被迫餓了5天後忍不住偷吃⋯專家:斷食善終有倫理問題

斷食善終是什麼?如何進行?會有法律、倫理問題嗎

病主法 失智 倫理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