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測國寫/初見文本重解構 國寫掌握兩要點拿高分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113學年升大學學測約12萬人報名,本月20日至22日登場。聯合報即日起連續五天在聯合新聞網推出考前衝刺系列報導,邀請高中教師、補教名師分析今年命題趨勢以及答題策略,幫助考生拿高分。

國文科考試分為國綜與國寫。台北市內湖高中國文科教師張翼鵬表示,國綜題型兼含單選題、多選題,111年起加入混合題型,取材內容涵蓋古典、現代各文類與跨領域文本,不以教材選文為限。分析近兩年試題,試卷題數37題,閱讀題組占近7成,約25題,試題字數在1萬2000字上下,其中閱讀材料約6000字。

● 考前摘要當基本功 鞏固既有知識

張翼鵬說,考前建議學生先鞏固既有的知識,不妨整理上過的課文或推薦選文,自行為每個文本製作摘要,就每篇文章的標題思考,這篇文章有哪些內容?為什麼作者要寫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如何架構、有什麼特殊表述方式?摘要以上三部分,將文本知識系統化。

張翼鵬以〈赤壁賦〉為例,寫作動機通常是文本要解決的問題,作者蘇軾因烏台詩案遭貶謫之苦。文學不只限於個人難題,也指向共同的心靈、跨時代的難題,如〈赤壁賦〉即是在探討如何保有自己的生命價值,且同時應對生命的有限和變動。此外,〈赤壁賦〉寫作手法包括文采跟結構,學生可自行試寫、分析,當能寫出摘要,就能建構知識體系。

● 初見文本重理解 答題關鍵在「解構」

 

除既有知識外,張翼鵬指出,考生還要能應對初見的文本,關鍵不在記憶性內容,也不在專業領域的背景知識,而是「解構文本」。如112學測閱讀題組10至12「木星土星合」,第10題要求考生判讀「未被預設為背景知識」,就是要檢索文中提及的知識點,以及第12題援引《開元占經》對讀,不是考文意推論,就是表現手法的用意,無須涉及天文知識或計算。

112學測閱讀題組10至12「木星土星合」,第12題援引《開元占經》對讀,考的不...

張翼鵬建議,考生練習試題時應勇於試錯,演練時優先取用歷屆試題,從近5年考題做起,一年一年做下去。每回演練完則挑出有疑義的題組精讀,精讀方法則應扣緊文體型態和特質做簡單摘要。

張翼鵬指出,古典散文篇幅精要、脈絡清楚,可以多著重結構層次;白話散文包含文學創作、文學批評,其中文學創作注重類比表現手法;文學批評則要有意識找到論文寫作者想破除的論點和自身的立場。現代詩要從景物構築的畫面思考人情,古典詩常以對比概念達到抒情效果。小說部分不論古典現代,先從四個要素去找關鍵訊息:角色、情節、場景、對白,再從中得到寫作旨意。

此外,張翼鵬也說,圖表題首重找出圖表中參考數值的意義,以及數值間關聯性,包括大小、多寡、頻率等變化,將圖表及數字轉成文字後,再以上述閱讀方法攻略。

內湖高中國文科教師張翼鵬表示,圖表題首重在找出圖表中參考數值的意義,以及數值間關...

● 國寫善用具象化形容 觀點務求言之成理

補教老師楊墨提醒,國寫也是國文科決勝關鍵。楊墨指出,學測閱卷老師評分時非常注重結構、文氣及描寫功法,寫作時盡量「具象化」,讓描述能夠以具體形象呈現在閱卷老師前,以達敘訴功效。譬如描寫事物,應少用「好」的抽象形容詞,而是應盡量具象化形容,讓閱卷教師快速體會到考生的感受。

楊墨也說,無論知性題、感性題都不要離開人性,考生讀懂題目後,應有條理、有層次敘述,好、壞均可,但務必「言之成理」才具說服力,讓閱卷老師也能夠「體會」才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沒有感受則沒有分數。

基隆女中教師洪菁穗則分析,無論知性題或情意題,皆可從引文或圖表找到作答關鍵。建議閱讀引文前先瀏覽問題說明,在引文中依檢索訊息、比較差異、圈出關鍵、分析判斷、推導歸納等步驟作答書寫。

112年知性題第一小題,要求考生寫出福爾摩斯認為華生犯的「兩個錯誤」,接著第二小...

洪菁穗指出,知性題須注意「字數限制」,掌握「論述皆有據」的原則。兩道子題彼此互為表裡,第一小題問什麼就答什麼,應避免個人主觀評斷橫生枝節;第二小題往往以前一題為基礎延伸,要求表達看法或意見。

113學年升大學學測1月20日起登場,聯合報即日起連續五天在聯合新聞網推出考前衝...
高中教師也建議,因應跨域議題文本,考生也能多充實閱讀,或留意近期時事趨勢等。圖/...

洪菁穗也說,情意題則力求「真情至性」。下筆前仍應劃記引文中與命題相關的論述,接著揀選生活中的「類似經驗或相關事例」,適時發揮聯想力,著重在感受到覺察的歷程描述,最後順理成章帶出體悟。

113學測 學測 國文科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