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厭老/空談高年級實習生

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洪欣慈、林琮恩/專題報導
舉牌阿伯的十字路口 統計數據顯示高齡與貧窮密切相關,未來老人貧窮問題會比現在的老...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一一○年家庭收支調查」,二一四萬戶老年家庭裡,有一半落在後百分之廿低所得家庭,而單看後百分之廿的貧窮家庭裡,高達六成是老年家庭,且比率逐年上升。

統計說明高齡與貧窮密切相關,但少子化、高齡工作困難、國民年金與勞保難以支撐老年財務,都讓老年貧窮雪上加霜。

「未來老人貧窮問題會比現在的老人更為嚴重。」勞動與發展協會理事長、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台灣經濟狀況不如以往,目前四十、五十歲乃至更年輕的族群,薪資普遍較低,許多人工作了一輩子存不了多少錢,房價又高買不起房,老年時存款可能也不多,窮青年未來恐變成窮老人。

年金加上勞退 僅杯水車薪

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呂朝賢指出,人到老年有三塊財務支柱,一是家庭支持、二是存款、三是年金等社會福利制度,過去長輩依賴家庭,但因少子化社會,未來世代的家庭支持愈來愈薄弱,存款和年金就會變得更為重要,「老年貧窮會愈來愈嚴峻,再也沒有養兒防老這件事」,養兒不啃老,已是萬幸。

高齡失業率攀升 圖/聯合報提供

但想要倚靠勞保退休給付、國民年金,恐也不足以養老。目前退休勞工每月所領勞退、加上勞保年金合計不到兩萬元;國民年金於一一一年度給付,平均每人一整年僅四萬四九五四元,一百卅三萬多名沒有勞保、公保等的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平均每月僅能領取三千七四六元國民年金,可說是杯水車薪。

低估老後醫療 經濟陷困境

老年在財務方面會面臨四個挑戰,除了通膨和投資帶來的風險,所有人難以避免長壽和健康風險。許多人低估老後醫療花費,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一旦罹患嚴重疾病或癌症,且需要使用創新治療,恐讓經濟陷入困境。

長照是高齡社會無法迴避的需求,國人不健康餘命平均七點五六年,目前雖有長照二點○,但一般人需自付百分之五到十六,更不用說長照設計以居家照顧為主,若重度失能需要住在機構或聘請移工照顧,大部分費用必須自行負擔。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估計,一一一年長照每月支出費用中位數為五萬五千元,負擔不輕。

年齡一過四十 再求職很難

「台灣鄰近國家,如日本、南韓老年人就業率高,不是老人喜歡工作,因為『窮』沒有錢,不得不工作。」辛炳隆說,未來老人為了養活自己,一定得外出工作,但台灣社會充斥年齡歧視,逾四十歲要找工作已很困難,大多數企業也不願給高齡者新的職場學習機會,「高年級實習生」只是少數或特例。

辛炳隆說,民眾應有所體認,老年貧窮迫在眉睫,許多四十歲以上勞工不喜歡參與職場教育訓練,但應試想若未來老年時還需留在職場,到了七十、八十歲還需工作,面對往後卅年職涯,必須自我投資、自我訓練,努力提升工作技能,也呼籲政府應透過政策改變,及早預防老人貧窮。

長照 國民年金

延伸閱讀

留言